张氏接话:“我倒是打听了个地方,西城外的刘王庙,有个沈氏织布坊,我之前去看过了,那织布坊虽然不大,旁边空地却多。这地是当初沈家老家主在世的时候买的,想着到儿子手里,这织布坊应该能扩建不少。不过他家儿子体弱,经营不了这布纺,于是便想要卖了。
那里头另有织娘十几个,若是要买布纺,倒是可以一并买下来。”
众人皆点了点头,司徒夫人道:“那这事儿就交给张大夫了,另外还有织布机和纺纱机,这个怎么办?”
“这个徐达会跟方木匠商量的,就在咱们神兵营造吧。这大街上现在那么多乞子,总有几个会点儿木匠活的,买了他们下来便是了。皇上有令,这纺纱机织布机今后还是得推广出去,但是不是现在。”
现在皇上还穷着呢,虽不能与民争利,但是没利拿什么出来造武器?当初当今上位表面上靠的就是清明二字,在封地也有克己乐善从不盘剥百姓的美名,可真正上位了,才发现做皇帝也愁钱,但凡想要干点什么有争议的事儿,等着户部拿钱出来,朝堂上可得先吵上三个月。
所以,这放开得放开,就是得等皇帝赚了第一桶金,才能放开。
而皇帝给的时限是,五年。
五年内,垄断纺纱机和织布机,五年之后,全境铺开推行新机器。
待冯公公说出了五年之限,在座各位都松了口气。
说起来都是大富之家,可谁也不愿意随随便便拿了几万两银子出来玩,有了皇帝这五年之期,那等于是算是稳赚不赔了。
“那织娘的话,咱们是买人还是雇人?”司徒夫人问道。
“买人吧,既然皇上以五年为限,那咱们也签五年活契,满了五年愿意留下的留下,不愿意留下的也可去自谋出路。”说话的是裴庭。
冯喜点头道:“这样倒也稳妥。”反正满了五年,到时候机器也要全境铺开的,那保不保密的,也都无所谓了。
说完话的冯喜,转头看了看旁边,就见春丫趴在一旁的几案上正在奋笔疾书,冯喜问她:“春丫,你干嘛呢?“
“你们说的,都得写下来啊,议事纪要,以后要是忘了,也有据可循。”春丫头也不抬的回答,以前开会做会议纪要,都用笔记本,现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