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前来村口为众人纳福。
众人本就生在此间天地,耳聪目染之处,自然多多少少要听些个离奇传闻,天南地北之事,皆口口相传四方,虽说慢了些,可终归多数落不了空。
“朱大姐,听说村中来了一个得道高僧,都好几百岁的年纪了,许多人家都在祈福,还有许多孩子也被大师抚顶消灾”
只见一个相貌平平的妇人走至家门旁小巷后的一扇单薄木门后,与另一个尚有几分姿色的女子说了起来。那女子却是一笑,露出两个酒窝,满眼清贫,但神色健康。此时身后跑出两个咿咿呀呀追逐的顽童,不过才两三岁的年纪,已经是身子有些硬实开始摇摇晃晃的追逐打闹!
两妇人回头,见小家伙玩的正欢,脸上笑意更盛!
而在村子的另一端,众人簇拥之下,一个身披烈火袈裟的有道高僧此刻盘膝静坐,那两道白眉好似棉絮,约莫有五六寸长,一双电眼里面满是博学之精光。微风吹过僧面,红光之外,两道眉毛轻轻摆动,而在他的身后是一排六名小僧,看年纪神态,皆深得佛理,各个慈眉善目,颇具慧根。
老僧约莫有
百余岁,谈吐间,众人无不双手合十伏地皈依。然众生之像多还是无根之人,最终不得入眼。
众人见大师高德,有人纷纷好奇起来
“不知大师哪里出家!”
大师轻声口宣佛号,而后缓缓道“贫僧自二仙观百年前得入沙门,如今云游四海只为教化众生!”
大家一听,却无人知道这二仙观是个什么地方,只是听闻名字带仙想必也是不俗之地。而后又有人问起
“不知大师如何尊称!””
“尊称岂敢妄言,诸位施主只需称呼老衲千岁禅师即可!”
众村民听毕,都是惊叹,又有胆大者见对方神态亲和,不免笑问“大师可真有千岁?”
其余之人也是好奇,只见村长却是一反常态怒斥其人道“胡闹,怎可对禅师不敬,只看那道眉毛,也不似我等凡人!”
此时,就听千岁禅师哈哈一笑,摆手道“无妨无妨,有问则问即可,老衲至今约有五百来岁,不过虽不满千,但已可窥见!”
众人听后,自然拜服,但就是如此平易近人之色,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