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红尘俗世看的厌烦,若是自己贸然同意,还不惹得黄婉贞的侧目。便先打发了孔明回去,再去探探女儿的心思。孔明告辞后,黄父便与女儿说起此事,黄婉贞听了,不仅没反感,反而对孔明评价颇高,说道:此人的确有趣。
黄父一听有戏,神传师也是凡人,黄承彦也想自己的女儿能嫁一个如意郎君。可无奈女儿一心不在红尘,自己对她也溺爱有加,所以一直没提这件事情。现在这个孔明年纪轻轻,已成大道,未来不可限量,黄承彦现在是越想这个孔明是越顺眼,更重要的是孔明对女儿有情,女儿的孔明也有义,双方都没有问题,黄承彦现在是想着什么时候可以抱孙子了。
但此事急不来,女儿现在只是对孔明有好感,还得慢慢来。所以黄父隔三差五便邀孔明到家中做客,每当此时,黄氏也放下手中的木械,”盛装”打扮一番出来与孔明相见。黄父见两人意气相投,席间言语不绝,而且能够感受到女儿在与孔明相处的时候,比在偃师之道中获得新的领悟更加开心的时候,黄父也更加的开心。
随着相处的时间愈来愈长,孔明愈加喜欢黄氏,黄婉贞也愈加中意诸葛亮。有一日,黄承彦再邀孔明赴宴,这次来的不止是孔明一人,还带了两个小书童,抱着一大堆的聘礼到了黄家。诸葛亮终于提起正事了,黄父虽然高兴,却有些紧张,担心女儿不接受,拂了孔明的颜面,从此形同路人。黄承彦担心的结果没有出现,黄婉贞听了脸红的连那涂得漆黑的妆容都掩盖不了,声如细蚊的答应了孔明的提亲。
黄婉贞虽然答应了诸葛亮的提亲,但是也提出了自己的三个条件,说道:婚宴当天,一不骑马,却要骑马;二不乘牛,却要乘牛;三不坐轿,却要坐轿。若是不能答应,便不要来接亲,也不要再来黄府。
婚宴是在一个月之后,这可急坏了孔明。不骑马却要骑马,不乘牛却要乘牛,不坐轿却要坐轿。这是什么要求,回到卧龙岗的孔明为此苦恼了好几天,难道婚宴当日要他请来狂风直接把新娘子吹到卧龙岗来?孔明穷思苦想了好久,突然想起在黄府内院见到的那些木制人偶,想到自己就不能用木具造一个?
孔明不懂墨门偃师的知识,仅仅凭借几次到黄府观察那些木偶,靠自己的才智和想象,动手开始制造。一次次的改进,终于在一个月后制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