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第章 灭吐蕃,扫身毒(3/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够用。

    人才仍然是紧缺的。

    因此,岳不群来了长安,要大唐将难民都放出。

    本次谈判花费了半个月的时间。

    谈了许多事,大唐可比蜀山好说话多了,毕竟蜀山无事求南诏,可大唐多得是事情要求到南诏的头上。

    一等大事便是粮食,二等大事就是吐蕃之事,三等大事便是蒸气机之事,还有一事便是要借兵。

    借兵之事也不过是托词,毕竟大唐虽然粮食紧缺,但兵员可不缺,各地军镇更是众多,如何会缺兵,而且兵强马壮,还有以法术训练出的兵马。

    大唐主要还是想要获得南诏的那些以奇技淫巧打造而出的战争利器。

    有这些战争利器,大唐也可在北方无往不利,将一种藩镇打压,甚至驱赶吐蕃出陇右河西,重取河西走廊,重开通往西域的路途,重开大唐盛世。

    可惜没谈成,此时岳不群不许。

    双方谈判半月,最后只互相答应了三件事,其一是粮食之事,其二便是难民放行之事,其三是关于南诏的钢铁轨道的建造之事。

    何谓钢铁轨道建造之事?便是南诏意图将钢铁轨道铺设到大唐境内。

    对于此事,大唐朝堂上下议论纷纷,已经讨论三个月,有赞同的,自然也有反对的。

    两者就在朝堂上争辩,最后甚至上演一出全武行,老臣们就在朝堂上大打出手,招招凶狠都不给自己的对手一点活路。

    最后还是皇帝看不过去,唤来侍卫将他们分开。

    而岳不群此番连便以运送粮食为理由,请在大唐国内铺设铁轨。

    拜月教主都亲自来说这事了,大唐怎能不答应?那当然是不答应。

    他们想挟此要求更多。

    然后岳不群就拒绝了,大不了就不铺铁路就是,到时路上运送粮食的损耗就让大唐哭去吧。

    如此拉扯后,两边最终得了一个平衡所在。

    大唐可以答应铁轨铺设,但是前提是铁轨的铺设必须由大唐监控,且每一个站点都由大唐朝廷把控,而且任何进入大唐境内的有轨蒸气车都得提前申请,然后在检查过后才能入境。

    除此外,南诏必须为大唐训练一批有轨蒸气车的驾驶人员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