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秋胤雪(1/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日未时,从青城山前去江南的苏九霖,来到了黄冈县。
    还没吃午饭的苏九霖,立马找了家面馆,点了碗阳春面,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面馆旁边是一家简易的私塾,没有围墙,正有学子在念着书。
    夫子念一句,学子们就跟着念一句,偶尔还有学子会提问。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刚念完,立即有学子提问了:“夫子!孔夫子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啊?”
    只见夫子慢慢的合上了书,然后回答道:“孔夫子是告诉我们,侍奉父母,对他们的缺点应该委婉地劝止。如果自己的意见没有被他们采纳,我们仍然要对他们恭敬,不能违抗,只在心里忧愁,但不能怨恨。”
    夫子解释完后又翻开了书本。
    “好了,继续跟我念。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夫子夫子,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啊?”
    “这句话告诉我们,父母还在世的时候,我们作为子女的不应该长时间远游外地;如果要出远门,那么一定要提前告诉父母自己要去哪里,因为父母会担心的。好了,我们接着念,子曰……”
    此时的苏九霖,埋头吃着面,不敢抬起头来。
    刚才学子们在念“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时候,埋下头的苏九霖,嘴巴也跟着一起在念。
    待把面吃完,苏九霖拿衣袖擦了擦眼睛,才抬起头来。然后背上包袱,戴好斗笠,又继续往东赶路了。
    又赶了个把时辰路,苏九霖已来到了一处叫新康岭的山林。由于刚才那碗面有点咸,苏九霖觉得口渴,便来到山间找了条小溪取水喝。
    喝完水后,苏九霖就躺在了小溪旁的石板上,闭上眼然后斗笠往脸上一盖就开始睡觉了。
    “乒!”
    “乒!”
    忽然,一阵打斗声传来,不知睡了多久的苏九霖被吵醒了。他缓缓站起身来,根据声响,慢慢爬上了前面的山头。
    只见下方山路上正有一灰衣老者护着一辆马车,在跟六个黑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