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南边儿有一片湖泊,那也是咱家地盘儿,里边儿住着个红衣小泥鳅,你可以试着去与她做朋友的,不过别人可都看不见她,就你看得见哦。」
小丫头脑袋一歪,心说还有这么好玩儿的事儿?那我一定要去瞧瞧的。
返回客栈之后,刘景浊才知道张五味已经走江湖去了,早上就走了。
杨念筝实在是憋不住,笑着说道:「张道长取出了景炀舆图,陆青儿帮着丢一枚石子,石子落哪儿他就去哪儿。结果陆丫头闭眼一扔,石子落在渝州境内了。」
杨念筝觉得这也太儿戏了,不过倒是有一种说不出的潇洒,说走就走那种。
可她哪儿知道,这馊主意其实是刘景浊出的。刘景浊之所以会有这么个想法,是因为小时候,赵坎有过这样的想法。
刘景浊笑着说道:「离得近,估计刚走到就得折返了。」
刘景浊看了看摆在柜台的古琴,笑问道:「是冯赎送的吗?」
杨念筝点点头,「拗不过他天天往这儿跑,烦的紧,就收了。」
刘景浊当然看得出来,杨念筝对那位冯公子没有半点儿意思的。可这种事怎么说,喜欢的人不喜欢自己,难道自己就能不喜欢她了?
说起来轻松,做起来,很难的。
忙忙碌碌,热热闹闹,很快就过了正月十五。
有个读书人远道而来,趁着夜色到了青椋山脚,三步一跪,拜山。
当天夜里来的,当天夜里就走了。期间顾衣珏帮着遮掩天机,读书人那道分身便没被人发现。
那个读书人离去之前,对着刘景浊说道:「读书人不是没火气,清算之时,记得喊我。我爹可以不养我,但我不能不给老爹报仇。」
刘景浊差点儿就硬生生将长风剥离送给了读书人,却被他板着脸臭骂一顿。
大殿下的脾气,那可不是假的。
过了没几天,池妖妖出关,拗着性子与刘景浊打了一声招呼,然后拼命往长安方向。
谁还没个师傅?我也想我师傅了。
二月二这天,西北方向几十里,有个叫做开元寺的地方有庙会,龙丘棠溪便带着白小豆去凑热闹去了。
刘景浊闲来无事,找到了个躲在鱼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