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
向府衙汇报云盘山破庙一事算不上复杂,楚原仅仅只是拿了自己的名帖去拜访了衙门之中专门管辖此类事件的“制异司”然后将自己早晨遭遇的事情向他们叙述了一遍,便被告知官方立刻就会处理此事,然后恭敬的送出了衙门。
大庆立国八百年,各种官方机构的办事效率,比起立国之初,其实已经十分懈怠腐朽了,可不管这个体系腐朽到什么地步,也耐不住楚原名望高,后台大啊。
别看他现在只是个秀才,但一般的秀才和这一届的“案首”能一样吗?
云阳楚子仙,可不仅仅只是在这云阳府出名而已,就连大庆帝京天都府,都在传唱他的诗词。
更别说,他还和云阳府的学政秦彧相交莫逆,时常被邀请到府上去交流亲近。
抛开诗词带来的虚名不谈,单单只是和秦学政关系好这一点,就足以让整个云阳府的官僚系统对他礼敬三分了。
毕竟,此世可是一个拥有超凡伟力的世界,而执掌一地教化与文庙的学政,在人道法域之中的权限,可是连当地的府君都比不上的。
另外,学政虽然不管教化之外的事情,但说起官职的话,却要比府君还要高上半级,最是清贵。
像楚原这种才名远播,学识非凡,且还有着雄厚后台的人,未来前途必将不可限量,云阳府本地的官僚系统讨好他还来不及呢,那还敢轻慢于他。
出了“制异司”之后,楚原又去一家药铺照着沐青衣给的培元方剂采买了一批用作练功的药材,再给家里的几位姑娘顺手带了一些糕点果脯,这才慢悠悠的往家里走去。
一边走,他还一边在心里合计着如何给家里面增添一门赚钱的小生意。
最近家里来了新人,再加上自己又要用到不少药材练功,让家中的花销一下子就变大了不少。
楚家原本就没多少家底,云阳府里消费又不低,家里没田没地的,以前靠自己卖一些字帖倒也还能维持一下,但现在多了几项开销以后,便显得有些捉紧了。
别看他一张字帖能卖到十两银子,换算成平民百姓的收入,称得上是天文数字,可卖字帖这样的事情,又不是天天都有进账,再加他偶尔还要和朋友同学一起出去喝个花酒,聚个餐,开个诗会什么的,赚来的银子大头基本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