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归京(1/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楚原与秦学政相识于四年前,彼时大宗师刚从朝中告老还乡,而楚原也才觉醒自我意识不久,又逢楚父去世,家道中落,过着十分艰苦的日子。
    但就是这样两位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人,却在机缘巧合之下碰到了一起,最终成为了忘年之交。
    他们初次见面是在云阳府外的一条小河边。
    当初楚家因为治疗和安葬楚父,花掉了家中绝大多数的积蓄,待到楚父的后世办完之后,家里已经沦落到了只能堪堪维持温饱的地步。
    家中四人,郑伯年老体衰,还有积年旧伤在身,干不了重活。
    雪娟年龄尚幼,虽然懂事,但也只能帮忙做一下家务。
    母亲不仅是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官家小姐,还因为父亲过世而显得有些魔怔,什么事情都不管不问。
    无奈之下,整个楚家只能让年仅十二岁的楚原一肩担起。
    那时楚原为了补贴家用,顺带着再给家里弄点肉食,便经常去城外的小河里钓鱼。
    由于有着现代人的思维与见识,再加上条件所限,他钓鱼的方式并非是拿着鱼竿在一个地方傻等,而是选择了放排勾。
    对于楚原来说,在没有正规渔具的情况下,一小段细麻绳与一根锋利坚固的灌木倒刺就能制成的排勾,绝对称得上是最简单实惠,也是最省事的钓鱼工具。
    有了排勾,再随便找点田螺、蚯蚓来作为鱼饵,将排勾绑在小木棍上往河边一插,他就能够安心找个荫凉的地方坐着读书了。
    因为本身质量的关系,这排勾虽然钓不到什么大鱼,但巴掌大小的小杂鱼却是从来不缺的。
    这排勾材质很差,容易跑鱼,所以楚原便以量取胜,一次放上二十个排勾,鱼获多的时候能收上来十来尾,少的时候也有五六尾。
    一尾鱼大的二三两,小的一二两,一天下来少说也能弄到两三斤鱼获。
    这对于只有四个人的楚家来说,已然是极大的补溢了。
    而就在楚原某次放完排勾去树荫下读书的时候,一名老者恰巧提着鱼竿、鱼篓来到了这片树荫。
    时至今日,秦学政仍旧记得当初两人的第一次交谈。
    “你这样钓鱼,岂不是失了垂钓的乐趣?”
    “非也,对我而言,钓鱼不过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