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石院长不是知名画家的话。
中午这一顿,应该是石院长带着浩子跟一群(金主可能另外一趴)、领导、同行前辈们一块很隆重的吃一顿饭,觥筹交错,说一些表面冠冕堂皇的话。
正常的社交礼仪是这样的。
或者晚上吃。
晚上吃可能会上酒。
一顿,在大首都,肯定也过万了。
其实席间大家都不一定能吃好,地方豪华漂亮,纯应酬。
论资排辈,前辈们挨个认脸,敬酒啥的。
但是石院长是艺术家,还是一副随时会嘎的女艺术家的模样,比较任性,没有这个流程,中午都是工作餐。
来的领导都是自便。
所以有人说文化部门的领导,纯属清水衙门,可能跟其他部门比起来,确实挺清水的,钱没有多少,权的话,这些文艺工作者很多不通人情世故,比你恃才傲物,你多督促一下人家,人家干脆躲起来了,连门都不出。
一般对这样的文艺工作者,比较有名的,会争取让他们加入协会,然后统战部也会喊他们加入,开会,让自由工作者感受一下不自由等级森严的环境,充满权力味道。
部分文艺工作者会迅速同化,经常参加各种会议,比领导还像领导,本职工作可能会荒废,或者比较少的能兼得,但是已经算是半个体制人。
还有一部分文艺工作者就躲起来了,实在不能适应这些等级制度,继续沉迷自己创造的世界。
还有一部分,因为不火了,消失了。
人生,本来就是一个相互渗透的过程。
石院长本身有官方身份,是体制内的人,作品成就高,已经可以任性了,有她保驾护航,冯浩可以保持比较单纯的创作环境。
因为年轻人,给予他太高的权利地位,他很容易迷失,灵气消失。
创作太需要灵气了。
总说穷人写故事好看,好多牛逼的大佬最好看的作品都是他穷困潦倒的时候,一方面可能是那个时候,他真的是用心血在创作,另一方面,太穷了,没时间没钱社交,只能创作,专注力特别高,特别出作品。
所以中午石院长自己都吃自助。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