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1/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银鹃和焉三的婚事不仅让高窑村的人吃惊议论,也让老大和老三不解和反对。不管别人怎么劝,俩女儿怎么怨,姚娘都做主把这事给定了,而且像闪电一样把银鹃嫁出去了。

    那年是毛主席逝世不久,人们办喜事也心情沉痛,加上喜事匆忙,没有大红双喜字,没有鞭炮声。焉三穿戴一新和媒人舅舅几个重要的亲戚来到姚娘家接走银鹃时,村里的人才相信银鹃嫁给焉三的事实。都觉得仓促,纳闷。银鹃也没啥嫁妆,姚娘给缝了两床被子,买了洋瓷盆,电壶,梳子,胰子,和一些小零碎,山河给打了两个桐木箱子。两家就隔一条小河沟,近得和邻居一样。一行人从河西走到河东,就这样把银鹃打发了。

    焉三爹喜上眉梢,领了姚娘一个大大的人情,打心里感激这个有情有义的女人。

    银鹃听了娘的话,一肚子说不出的酸楚,只好做个认命的女人离开姚家。

    姚娘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多日来的愁云散去,她睡了个香香的觉。女人嘛!嫁人生子,百事下场,银鹃就是生了孩子,落在谁的炕头就是谁的,顺理成章,谁敢在驴槽里认马?成旺就是明白过来也迟了,生了孩子嫌弃就离婚。离婚丢人也比大闺女怀孕好嫁。只是,金鹃不行,只要山河不愿意,她就不敢劝女儿留下孩子。还有红林也不是好东西,将来会是麻烦。她因为银鹃的事有了着落,心里的郁结总算散开了。

    一觉睡醒,姚娘心里又阵阵刺痛,她猜测着银鹃在花烛之夜是怎样的情形?那个蔫哩吧唧的男人会不会是个男人?银鹃会不会接受?她悬着一颗心等待黎明到来,等待女儿回门,她就会从女儿的神情里一目了然了。

    银鹃回门,像个哑巴,姚娘也不多问,觉得慢慢就好了。

    姚家又恢复了平静。只是没有了往日的生机和温暖气氛。

    姚娘趁金鹃和水鹃不在家的时候,又翻出平时给金鹃收拾积攒的碎布,偷偷地开始准备小孩该用的东西。她想到银鹃的肚子叹息着自言自语:有啥办法,这些都少不了要用,总不能生下来就捏死,好歹是条命,只要母子平安就行了。

    把银鹃安顿了后,姚娘总算心里踏实了。可是,高窑村的人,茶余饭后围在一起,在背后仍乐此不疲地议论、分析着这场婚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