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计,打算派本国水利重臣前来,建议我国从泾河到洛水修建渠道。”
影卫之所以敢在其他人面前向嬴恪汇报情报,其实是受嬴恪指示行事,因为嬴恪想测试一下李斯。
嬴恪听完影卫的话,目光转向李斯,说道:“先生对此事有何看法?”
李斯稍作思索,回应道:“此计甚是阴毒。若真依其言修建渠道,秦国必将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届时国力大损,恐给他国可乘之机。”
嬴恪微微点头,接着问道:“那依先生之见,该当如何应对?”
李斯侃侃而谈:“当务之急,需加强对韩国的情报收集,洞察其后续动作。同时将郑国等人斩杀,再将尸首交还韩国,以震慑韩国。”
嬴恪听完李斯的话,微微一笑,说道:“先生此言差矣。修建此渠道虽耗费巨大,但一旦建成,百万良田所获之利远大于当下之付出,壮我大秦国力,何乐而不为呢?”
李斯眉头紧皱,看着嬴恪当即反驳道:“公子此言差矣!耗费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去修建这未知成效的渠道,万一期间有变,秦国如何应对?”
“且不说修建过程中的艰难险阻,即便建成,能否真如公子所言收获百万良田亦未可知。此等冒险之举,实非明智之选。”
嬴恪看着李斯愤怒的样子,声音平和地说道:“先生莫要过于短视。本公子观之,此乃长远之计,目光当放长远些。”
一番讨论过后,李斯看着嬴恪在韩国的疲秦之计上表现得毫不在乎,对其能力产生了怀疑。
“这镇国君虽名声在外,却也不过如此,看来并非我李斯的明主。”李斯心中暗叹,随即打消了成为嬴恪门客的念头。
离开嬴恪的农庄后,李斯心情沉重,在咸阳城的街头徘徊。他深知自己若要实现抱负,必须找到真正赏识他的人,且此人要有雄才大略。
此时,在农庄内嬴恪也在思考着与李斯的会面。他明白李斯才华出众,但也看出其心高气傲,不易驯服。
“来人,去查查李斯离开后去了何处。”嬴恪吩咐道。
而李斯在城中漫无目的地走着,不知不觉来到了一家酒肆。他坐下,要了一壶酒,独自饮酌,心中烦闷不已。
“难道我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