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赵魏会盟于柯,楚国来(4/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围香烟缭绕,仿若一条连接天地的纽带,寄托着三国众人的期望与祈愿。

    赵国、魏国、楚国的旗帜在风中高高招展,鲜艳的色彩相互辉映,猎猎作响,仿佛在向世人昭示着三国联合的决心与力量。

    三国将士整齐列队,身姿挺拔,神情坚毅,甲胄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冰冷的光,整个场面气氛庄严肃穆,让人不禁心生敬畏之感。

    李牧、荀况和春申君站在祭坛之下,身后是各自的随从,众人皆面色凝重,眼神中透着对未来的期待与忧虑。

    李牧率先打破沉默,开口说道:“今日我等三国会盟于此,实乃形势所迫,秦贼不灭,我等皆无安宁之日可享。荀使,魏国有何高见?不妨在此畅所欲言,共商良策。”

    荀况神色凝重地说道:“魏国新败,元气大伤,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我国上下抗秦之心坚如磐石,至死不渝。我王之意,愿与赵楚紧密协作,听从联军指挥的调遣,唯望能在此次联盟中收复失地,保卫我魏氏宗庙的安宁与传承,哪怕付出再大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春申君目光坚定地看向众人,声如洪钟地说道:“楚国地域广袤无垠,兵源充足,士卒亦不在少数。此番前来,便是怀着与秦贼决一雌雄的决心与勇气。只是联军作战,贵在各方同心同德,紧密配合,切不可再生嫌隙与内讧,否则必将功亏一篑,被秦国逐个击破。”

    蔺相如点头应和:“春申君所言极是。我赵国虽亦有自身的难处,但为了这抗秦的大业,必定会全力以赴,毫无保留。只是这联军指挥之权……”

    话未说完,便有一位魏将挺身而出,神色激动地说道:“我魏国虽遭重创,但论及资历与兵法传承,我国在军事指挥方面有着深厚的底蕴和经验,这指挥之权当由我魏人担当!如此方能确保联军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也不枉我魏国上下的一片抗秦之心。”

    赵军将领听言,顿时面露不悦之色,反驳道:“赵国之勇,天下皆知。长平之战虽让我国遭受损伤,但我赵国将士之英勇无畏岂是虚言?我赵国亦非无能之辈,这指挥之位,怎就不能是赵人?我赵国愿为联军先锋,冲锋陷阵,引领联军走向胜利之路!”

    一时间,营帐内气氛紧张,剑拔弩张,双方互不相让,仿佛一场没有硝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