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我可不认同,为什么汉朝做得,而到了我朝就成为大夏之耻?你愿领兵抵抗突厥固然勇气可嘉,但让子弟兵埋骨边疆,你又于心何忍呢?
朝堂上,基本形成,是大多数文官赞成和亲,而武官反对,和剩下中立的三个态势。
而作为大夏朝皇帝的柳深,其实听到李凤谷的和亲之计时,就已经有些心动,只不过碍于还在群臣讨论阶段,不宜过分表露出自己想法而已。
当群臣都在争论不休的时候,柳深站了起来:众卿家静一静,和亲与否应该是以大夏安危为前提。
圣上柳深这一句话就定性了和亲之策,然后目光转向李凤谷:不知道李爱卿可有对突厥合适的和亲人选?让大家参详一二。
这时,李凤谷又站了出来,向柳深行了一礼:圣上,臣就斗胆直说了,我认为平阳公主最合适!
这话一出,朝堂上即时一片哗然!太子柳世成更是怒目而视。出自娘子军的零星几个上朝将领,如果不是顾着朝堂上的仪态,相信早就上前大打出手了。
李凤谷丝毫没受到各种影响,继续淡定的说道:一,平阳公主仍是大夏朝最高贵的公主,这样能够让突厥知道我朝的诚意。二,大家都知道平阳公主年龄已经不小了,为了她个人幸福也好,为了大夏朝安危也罢,将她和亲出去也算得上是两全其美之法。
柳深虽然也同意和亲,但没想到李凤谷提议的是嫡亲女儿平阳公主。
李凤谷刚说出平阳公主和亲,柳深还有些怒火,但听了解释后却也觉得有些道理。
他柳深还未坐上皇位时,就曾经为了能够得到穆家的支持,从而将平阳公主许配给了穆绍。
然而还没有成亲,那时在京城长安的穆绍为了个人安危竟然弃平阳公主不顾,独自己逃跑了。
最后,爱恨分明的平阳公主不顾一切,要求父亲柳深解除婚约,从而造成了平阳公主至今仍然是孤身一人。
有对平阳公主的愧疚,又深知平阳公主的性格刚烈,这时柳深内心虽然也赞成李凤谷的提议,不过也不敢贸然作出和亲的决定。
更为重要的是,朝廷虽然已经收编了大部分的娘子军,但平阳公主仍然有很大的影响力。而且如今的娘子军,仍然有几千人掌握在马大宝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