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和亲风波(4/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弃柳秀宁不顾,自己一人独自逃出了京城。

    本就对这桩亲事有些不满的柳秀宁,遇上这样一个大难临头各自飞的穆绍,更是气得声称绝对不会嫁给他。但是这个时候都是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柳秀宁多次请求父亲去退婚都被拒绝。

    年纪轻轻的柳秀宁,最后唯有冒着生命危险带领娘子军率先攻下京城长安才换取到父亲的承诺,答应去穆家退婚。自此,两父女便心生嫌隙。

    马大宝和郑如健一番长谈后,就连公主都没有去告别,匆匆赶回京城长安,去谋划破坏和亲这件事。

    很快,和亲这件事的危害就传遍了整个京城。这时候,有一首诗更是传到街知巷闻,尤其是国子监里的学生,人人看了后都觉得羞愧和义愤填膺。

    咏史

    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

    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

    地下千年骨,谁为辅助臣。

    戎昱

    一位性格刚烈的读书人,在酒楼看到这首诗后,大力的拍了一下桌面,对着一帮朋友,恨恨的说道:这位戎昱写得好,真是我大夏朝的明白人。早就说了,和亲之计绝不可取。

    他身边的一位朋友也附和道:就是,如果将大夏朝的安危,寄托在一名女子身上。身为大夏人的我,都感到耻辱。这样的一时平安,要来又有何用。

    事关和亲是否赞成的讨论,在京城各大文人聚会的地方上演。现在几乎都是一边倒的认为,大夏朝将最高贵的公主去和亲,实在是太无能和、太软弱了。

    反应最激烈的地方,就要数国子监的那些年轻学生了。有人组织起一班同窗,等到李凤谷这个罪魁祸首下朝回家时,烂菜与臭鸡蛋齐飞。

    当李凤谷好不容易回到家时,大门、地上到处是粪便,臭气冲天。

    而太子府也借此机会,暗中发散消息:李凤谷是秦王安插的内奸,陷太子于不义。坊间更是传出:若果要牺牲自己妹妹的幸福,他这太子不当也罢!

    当然这只是坊间传说,太子柳世成到底有没有说过这话,大家就不得而知。

    不过这和亲的闹剧也使得他因祸得福,让他的声望更隆。

    太子获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