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新城卖地(3/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就和你这样说,如果以后商贾到户县购买东西,肯定是需要投宿,吃饭。如果你福满楼都有这些可以满足到他,他还会在酒楼吃完,又跑回客栈休息这么麻烦吗?

    我海外家乡那边,基本上,酒楼、投宿客栈、游玩甚至客人出行、洗衣等等都一应俱全。可以说是,照顾得无微不至,让客人乐而忘返。郑如健一口气说了这么多。

    张青闭目静思一下后:这酒楼我还懂,但客栈、玩乐这些却是一窍不通。要不你加入来,我们一起合开一家这样的店好不好。

    郑如健笑着摇了摇头:张兄,如果我不是户县顾问,我肯定加入来和你一起开一家这样的店,但我现在还有一个任务是招商引资,如何吸引更多商家进来。

    对于户县来说,多一家作坊,多一个商家,就越有利户县的发展。我一个人全都占了,对户县发展就不利了。我那里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你好,我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当然,如果张兄你在客栈和娱乐游玩方面有什么想要知道的,我作为户县顾问,也有义务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

    郑如健说完又看向宋县丞:这就是我当时说的如何帮助商贾发展,为他们免费提供意见指导或技艺扶持。这在大夏朝其它地方应该都没有我们这种贴心的服务吧?

    郑兄弟,现在户县县衙还会对商人提供帮助?张青,很好奇的问。

    当然!不止商人,工匠、农夫,只要县衙这边知道、能做的,都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比如工匠自己创造发明一种新物件,我们也会帮助他牵线搭桥,将物件卖出去,赚取钱财。至于指导农夫他们如何耕种,提供优质种子等等各种帮助,这本来就有的吧!

    经郑如健这么说,张青还不懂得把握机会,那真愧对自己曾经是个才子,现在是个还算知名的商贾了。于是告别了宋县丞和郑如健,先去新城平阳公主府作坊那边看看,然后再到县衙买地。

    看着张青逐渐消失的身影,宋书文呵呵笑道:郑顾问,这张青算是户县新城真正第一个被吸引进来的商人了,可喜可贺。只是老夫观你,却比不上昨天打听到“棉花”那么喜悦。

    郑如健同意的点点头:宋县丞,张兄能在新城开福满楼的确是值得高兴的事,不过相比起棉花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