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户县发展的帮助,作用就小得多了。
哦,此话何解?宋县丞对郑如健这番话有些不太明白。
郑如健解释道:福满楼就算做得如何大,你说在户县一年能缴纳多少税?就当一年两万贯的营生,也才缴纳一千贯赋税而已。而棉花就不同,可以织成布而最终裁剪成衣服。 我们大夏朝约有七千万人,如果有一千万人一年买一件我们户县用棉花做来出的衣服,你说能为户县创造多少赋税?这还不仅仅只是赋税那么简单,一千万件衣服,从种植棉花,织布,裁剪衣服,这得需要多少人?可以说,能养活成千上万人。而且,还可以释放妇女这些劳力,帮忙家里添补收入。
郑顾问,这话虽有道理,但大夏朝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那个衣服不是自家做的。你凭何会觉得,别人会买你的衣服呢?宋书文随即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疑问。
郑如健笑着说道:便宜和衣服漂亮。比如,一个农妇,自己织布到做好一件衣服,没有三几天都完成不了吧?但如果户县的衣服二三十文甚至更便宜就可以买到同一样的衣服,你还会选择自己织布做衣服吗?
农妇用做衣服的几天时间,如果出去帮人做工赚到的钱也不止二三十文吧?
更为重要的是,我还有办法将织布的速度提高几倍甚至更高。到时候,户县从织布到裁剪做衣服,形成一个成熟的产业链,相信到时候夏朝整个纺织业都要看向我们户县。
当然这还不是我最高兴的原因,我最高兴的原因是,有了棉花,大夏朝普通老百姓就能够穿上暖和的衣服,不用挨冻。
还记得我刚来到李家庄的时候,李叔家取暖的被子,穿的衣服都是用干草填充的。如果用棉花的话,不但舒服而且保暖效果也会好许多。郑如健不由得感叹说道!
原来如此!郑顾问你的怜悯之心令老夫佩服……
两人聊完这些闲话后,又开始讨论修建完成这段水泥路后,接下来将要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