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便在外围的县城重新部署防务。李严便到了新都,抓新都的防务。
李严因为对王定有意见。所以看张辽他们,也是心烦。他便尽心防守。这使得张辽他们在新都城下耽误了五天,还没有攻打下新都。
诸葛亮。通过贾诩那边的情报,对李严了解得十分透彻。他便跟庞统商量,两人还是想劝降于他。
因为两人此前在绵竹劝降了绵竹都尉。所以。对于劝降李严还是蛮有信心的。
当然,他们的劝降也有失败的时候,那就是在雒劝降程畿的时候。
程畿是广汉的太守。他因为有事赴成都,去面见刘璋。不想梓潼却被人攻陷了。而他准备回去的时候,又听说汉军在攻打绵竹。
于是他便留在洛县整顿防务。和阴溥向存等人,准备在雒县抵挡汉军。
当时诸葛亮他们带兵到达洛县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便是劝程畿这个人。因为程畿的名气挺大,而且是一个一心为民的好官。
怎奈程畿感念刘焉的知遇,一心效忠刘氏 拒不投降。
雒县令是阴溥。校尉向存在蜀中也算排得上号的大将。他的勇武跟冷包他们差不多。
他们在雒县英勇抵抗了3天,逼得张辽和马超亲自攻城。才被夺去了城墙,县城也随之陷落。
程畿在府衙中,悬梁自尽未死,被马超活捉了。
一同被俘的还有向存。阴溥则在战斗中被杀。
诸葛亮劝降李严的信心,主要是来自李严本身。李严是不满王定对他的冷落,才来得益州,他已经表现出了自己的能力。
诸葛亮觉得从这一方面来劝降他。你有能力,就一定有合适的位置,这是王定用人的一贯原则。诸葛亮便给李严写了一封信,派人给他送进城去。
李严其实本身非常犹豫。他也知道益州最终是守不住的,以成都对抗朝廷,无异以卵击石。但他又不想就这样归顺王定。
毕竟他以前就是王定的下属。而诸葛亮的信正好是给了他一个台阶。当他看到诸葛亮写的文字,心情大好。
诸葛亮说他怀才不遇,因为皇帝一时疏忽,没有重用他,才导致他流落蜀地。但蜀地的刘焉一样没有对他重视。
所以还是回归朝廷的好,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