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找个懂西学的师傅(1/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朕,想要清净。”

    “自从国本之争以来,朝中大臣便开始了互相攻讦。”

    “若是朝中有两派、三派的人,朕每天看他们互相攻讦的折子,累都能累死!”

    “更不用说,一旦真如你说的那样,他们之间会互相扯皮,本来三天能干完的事情。

    他们会扯皮一个月,争来吵去,为了争而争!”

    “朕也不是没想过扶持一个严嵩这样的人,可是严嵩只有一个,叶向高远不如严嵩。”

    “他们背地里坏事做绝,表面上一个个还都想当忠臣。”

    “朕今天要告诉你的是,忠臣很好,要重要,奸臣若是有用,也可以重用。”

    “怕就怕用的是看似忠臣,实际上只为自己牟利的人。”

    “做皇帝不容易,下面的臣子,一个个都是饱读诗书,精通世故的人精。”

    “以后,能出现在你面前的人,绝对是会做官的人。他们的脑子,远比你想的要好使。”

    “在朝中,你要有自己的人,能知道你的想法,迎合你施政的人。”

    “这也是为什么,朝廷要设立詹事府的原因。”

    “你现在还年幼,你现在的师傅们,或许等你登基的时候,都已经不在人事。”

    “因此你无须在他们身上废多少功夫,明年便是科举年,朕打算从里面选几个可用之人,给你做侍读。”

    “这些年年纪比你大十几岁,等你登基的时候,他们也正是堪用之年。”

    “这些人,才是你的班底!”

    朱翊钧一口气说了不少。

    就是要告诉朱由校,用人要用自己人,如果没有自己人,那就要用适合自己心意的人,能迎合自己的人。

    明君用能迎合自己的人,是为了让自己政令推行顺利。

    昏君用能迎合自己的人,是为了自己享乐。

    不管是当明军还是当昏君,都应该用能迎合自己的人。

    就好比道士皇帝嘉靖,若是他不沉迷修道,一心锐意进取,那么严嵩估计也不会是那个样子。

    同样的,乾隆皇帝后期若是不守成,和珅也许就不会是以一个大贪官的面目出现。

    不可否认,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