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想军改,难!(1/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季晦,你对那个洪承畴的卷子如何看?”

    发榜已经结束,读卷官们在家好好休息了一天,也开始回去上班。

    才到詹事府,韩爌就找到了关系不错的刘一燝讨论起了朱由校看了半天的那份试卷。

    “能见常人所不见,敢说常人不敢说,是个好苗子,只是不知道以后敢不敢做。”

    刘一燝笑了笑,其实他心里觉得这个洪承畴有很大可能是立意标新之辈。

    “是啊,当年咱们也是意气风发,现在为官才发现,有些事情大家都知道。为什么没人说,是大家都知道知易行难。”

    韩爌颇为感慨的叹息了一声。

    卫所制度崩坏,大家知道不知道,知道,可以说稍微了解一下情况的都知道。

    可为什么没人敢说。

    原因很简答,利益。

    卫所制度,可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军屯制度。

    更为重要的是,当年朱元璋脑袋一拍,卫所官员世袭罔替。

    你是百户,你的儿子不出意外也是百户,你是千户,你的儿子也是千户。

    就像戚继光,他的军事才能毋容置疑。

    可极少有人知道,他十六岁就世袭了家传的登州卫指挥佥事一职。

    这可是正四品的官衔,十六岁的文人中个秀才,都被夸是个小天才。

    十六岁的戚继光能世袭正四品官位,文人看不起武将也不是没有道理。

    凭什么我十年寒窗苦读比不过你有个好祖宗。

    这还不是一个好爹的问题,而是好祖宗。

    对于那些卫所世袭官员来说,他们祖宗当年跟着朱元璋起兵反元,跟着朱棣靖难的时候,就把以后十几代人的生计安排的明明白白。

    这也是为什么卫所制度能崩坏的一个重大原因,对于他们来说这个百户、这个千户,甚至是这个卫,就是他们家的。

    老子死了,儿子继承,老子吞并了多少军田,儿子会管么?

    当然不会,不但不会,还会觉得老子有本事。

    至于普通的军户,就老老实实的当你的佃农就行了。

    可想而知,在这样的制度之下,如果想要取消卫所制度,将会得罪多少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