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圣明,臣有罪。”
听到最后,洪承畴跪倒在地,羞愧难当。
“起来吧,我没有责备你的意思,若不是有你的卷子,我还没想过眼下大明是这种情况。”
朱由校伸手将他扶了起来,开口说道。
“臣惶恐。”
洪承畴坐了起来,没有一开始的那种激动心情了。
“方才我说,我看你的卷子时间最长,当时阅卷的几位主考显然也知道这个情况,甚至皇爷爷也是知道的,因此他才给了你一个不怎么好听的伴读身份。”
“你今年24,我12,说起来比我大一旬,都是数蛇的。日后我登基之时,你也是正当之年,你是我看好的第一个人,希望你日后不要让我失望才是。”
朱由校看向了洪承畴。
“臣甘愿为殿下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洪承畴知道朱由校这话是什么意思,当即又要跪下,却被朱由校拦了下来。
“肝脑涂地不必,鞠躬尽瘁即可。我更希望你建功立业,荣归故里。试想几十年后,你是救时宰相,回到故乡。我也能成为中兴之主,面对列祖列宗。”
“我希望后世对你我的评价是,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不但中兴大明,而且真正的能做到远迈汉唐!”
“若真是如此,我此生无憾。”
这还是朱由校第一次对别人表露心迹。
他说的这都是心里话,也是他这一辈子的志向。
既然重生这一世,若是大明几十年后照样灭亡,那还有什么意思。
能不能让大明变成日不落帝国,朱由校不知道,他也不敢想。
现在他的愿望就是,彻底平定东北,安定国内,夺回西域,收服草原。
要是时间能够允许,国力能够允许,拿下南洋,占据西伯利亚,那更是再好不过了。
“臣一定牢记殿下的这番话,将次作为臣毕生的志向,辅佐殿下再造大明!”
洪承畴听到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远迈汉唐几个字,只觉得气血上涌,恨不得现在就能看到那番景象。
他知道这句话出自苏轼《苏文忠公全集·告文宣王祝文》中的回狂澜于既倒,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