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南京教案(2/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疏。”

    朱翊钧拿起书案上的一封奏疏,交给了朱由校。

    这是南京礼部侍郎沈紘(又名沈,这个拼音打不出来,读e四声,所以用沈紘这个名字)的一片奏疏。

    名为再参远夷疏。

    沈紘五月份便上了一道远夷疏。

    当时朱翊钧留中不发,没想到这家伙又上了一道疏。

    五月份的奏疏,沈紘从御世以儒术为要,严防华夷之变出发,指出远夷犯禁入境,暗设邪教。以大西与大明相抗,并且,其教法不尊中国风俗,其历法变乱纲维统纪,利诱诳惑百姓,劝人不忠不孝,因此,应依律驱逐禁绝。

    这次他更加详细的记述了西夷盖殿设像,遍传符咒,定期集会,广泛结交,诳诱愚民,并且,潜居王城重地,置传邮于中国,诱使愚民抗命。更说了徐光启同情传教士,不可为皇太孙讲学。建议朝廷依律予以处分,驱逐远夷以使社稷安定,长治久安。

    当然这次他和上次不同,等了三个月没有等到朝廷的回复,他直接把人抓了起来,等候处置意见。

    原文是:除王丰肃系化外人,臣谨遵律令明文候旨处分外,其余同居徒众,妄称天主教,煽惑人民,见在本所搜获者,一十三名,一面行提鞫审,此外更不株连一人。

    看完奏疏,朱由校想到了后世与伪史论者对线的时候,查到的一些资料,这恐怕就是着名的南京教案了。

    “朕将徐光启调离,也是这个缘故。之前的传教士利氏习四书五经,接受儒家教诲,且行事不张扬。朕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不管是什么天主教、还是道教、佛教,只要不危及大明江山社稷,不扰乱伦理纲常、社会秩序,朕可以不在意。”

    “没想到利氏去世不过短短数年,继任者便敢如此狂悖行事,还有愚民愿为天主死!长此以往,怕不就是第二个白莲教!”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也是时候杀杀这股邪风了!”

    朱翊钧一开始的语气还算平和,可说到有人愿为天主死的时候,神色变得凌厉异常,这显然超过了他的容忍极限。

    “这是沈紘的一面之词,还是确有其事,孙儿觉得应该好好查查。”

    朱由校还想用天主教帮助大明发展火器,宣传科学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