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不是悲观是历史(3/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不是他悲观,而是历史就是这么发展的。

    后世看这段历史,他也搞不明白,明朝那些藩王姓朱难道真的长了猪脑子?

    文官们不愿意出钱,是因为他们知道,不管谁来当皇帝,他们是可以立刻跳反的,要不是遇到了李自成这样不讲理的人,他们也的确跳反成功了。

    勋贵们不出钱,也能理解,毕竟他们虽然说是与国同休,可到时候也不是没有成为新朝顺民的机会。

    可这么藩王呢?

    难不成来了新皇帝,你们还能继续做藩王,还是能保住那些家产。

    可他们就是一毛不拔,就是哭穷,哪怕李自成的军队围城,也是如此。

    是真的相信明军的战斗力,还是利令智昏,朱由校是真的想不明白。

    “殿下其实也无须过于担忧,这些都是您做出的最坏的打算。”

    洪承畴这个时候能做的就是劝慰朱由校。

    “凡事总是先要从最好的方向考虑,这样在指定政策的时候,才能考虑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若是凡事都往好的方面考虑,一旦坏的情况发生,又该如何应对?”

    朱由校其实也知道洪承畴死在安慰自己,可作为一个知道会发生什么的人来说,这种安慰没有任何意义。

    见他不说话,朱由校又开口说道:“现在的大明就是一辆表现看起来光鲜亮丽的马车,可实际上各个部件都极为脆弱不堪,一旦遇到颠簸,很容易就是散架。”

    “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这辆马车重新好好的修理一番。”

    “可问题是,乘坐在这辆车马车上的人不愿意等,车夫也不愿意失去赚钱的机会。”

    这个比喻虽然不是很恰当,不过倒也能说明眼下的情况。

    不管是车夫还是乘客都不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那么到最后牺牲的只能是这辆马车。

    “即便是出现殿下说的那种情况,大不了舍弃辽东,专心经营关内。”

    洪承畴给出了自己最终解决办法。

    “你也就是在我面前这么说说,若是被那些言官们知道,你会是什么下场?”

    听了他的话,朱由校是真的笑了,诚然,洪承畴说的是一个办法,可那些嘴炮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