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花钱买散阶(2/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达的,怎么好意思和人家坐一起谈生意。

    更不用说,这胡云山开始修缮住处,还要给老爹修坟立牌,要知道古代碑上盖帽,得是自己当官或者有功名,或者后世子孙有当官的才能这么做。

    于是乎有家大业大的人,也去了顺天府,表示受到胡云山的感召,也愿意捐款为修缮三大殿做贡献,也不多捐,就出个五万两。

    别的事情,皇帝处理起来,一般都不快,可这种事情那叫一个迅速,第二天,这个商人就获得了从六品承务郎的散阶。

    这一下子,让很多商人都看到了改换门庭的机会。

    商人的子弟虽说可以读书走科举,可那多麻烦啊。

    再说了,当官不就是为了发财么。

    咱们又不缺钱,缺的是面子!

    于是乎,没过几天,又有好几个商人跑去了顺天府,这个捐五万,那个捐三万。

    看着那些银子,顺天府其实是眼馋的,可是再眼馋,那也是为皇帝修宫殿用的,只能看着锦衣卫的人拉进皇宫之中。

    看着一箱箱的银子进了内帑,朱翊钧差点哭了。

    这些年为了捞银子,他背负了多少骂名,就这半个月不到的时间,就多了几十万的进账。

    要说消息传递,商人们之间自然是快的。

    很快这件事情从京城往外地流传开来。

    其中距离京城很近的张家口,就有人得到了这个消息。

    拿钱就能获得品阶,还有这样的好事,你可知道我家的银子都放在地窖里要长毛了。

    以前修宅子,也得上下打点,唯恐有人找茬。

    现在这些都不用怕了,只要有银子,皇帝陛下会给你面子的!

    几天之后,一个山西的商人,直接大手笔捐了十万两!

    商人们这么爽快,万历皇帝自然也不会小气,直接一个正六品的承德郎送了出去。

    正六品,很多人都觉得这个品阶算啥啊。

    可你要知道,县令才是正七品,古代的县令管辖范围类似于现在半个市的大小。正六品放到后世怎么也得是个正处、副厅。

    况且品阶只是一方面,有个官身很多事情也都好办了。

    人都是虚荣的,如果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