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趁热打铁(1/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就在朱翊钧感慨自己孙子搞钱有方的时候,准备试试新海贸税的时候。

    徐光启正在地里指导老农如何收获土豆。

    今年陕西也没下过多少雨,不过由于是官府送的东西,百姓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种下去。

    不过现在他们将信将疑没有了,虽说这土豆个头不大,也就和鸡蛋大小,可一个坑里能挖出来六七个。

    这一亩地,也能收三百多斤。

    这个数字比起菜户营一千多斤将近两千斤当然差了不少,可比只有几十斤,甚至收不到几十斤的小麦、小米,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青天大老爷,您救了我们的命啊!”

    几个老农跪在地上给徐光启叩头。

    “这都是本官应该做的,要谢你们就谢皇上、谢皇太孙,是他们派人买来的土豆,送到了咱们这里。”

    徐光启将几个老农扶了起来,虽然这土豆的产量不如京师,可就像他们说的,是救命的东西。

    在老农千恩万谢中,徐光启回到了地边。

    被他从各地叫来的知府们,正等着他。

    “你们也都看到了,这土豆收成还算可以,回去之后一定要大力的推广,不管怎么说,先让百姓活下来,收了土豆之后,瑞薯的种植,也必须盯紧了。”

    “若是哪里再出现流民,到时候休怪本官翻脸不认人!”

    徐光启看着几个知府,说到最后神情严肃。

    “抚台大人放心,我等回去之后,立刻劝诫百姓,让他们种植瑞薯!”

    官员们盘剥归盘剥,谁也不想自己的治下出现流民、灾民,因为那意味着他们升迁无望。

    谁不想去油水足的地方,现在陕西百姓都活不下去了,他们也捞不到多少银子。

    “你们能这么想再好不过,除了瑞薯之外,玉米也要试种一些。”

    “还有陛下已经同意,之前荒废的商屯,可以让百姓耕种。榆林、平凉两府,回去之后便可以让附近的村民,去开垦那些荒废的商屯。”

    “我也会上奏折,请求减免陕西的赋税,不过若是谁还趁机盘剥,摸摸自己有几个脑袋!”

    徐光启冷冷的看着几个有先例的官员。

    “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