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到开原、抚顺等地,再支援一些火器到那里。”
“正如方才方阁老所言,宁远伯经营辽东几十年,威名还在,只要能守住,并且给予奴酋一定的杀伤,他必然不敢轻易进犯。”
“况且眼下朝廷国库没有存银,这也需要时间筹备。”
朱由校又说了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没有银子。
“方阁老,你以为如何?”
银子这事,一下子说到了朱翊钧的心坎里,转而望向了方从哲。
“殿下所言也有道理,朝廷久无战事,不管是主帅还是武将,眼下都处在青黄不接的时候,若是能借此机会提拔一批将领,也不是坏事。”
方从哲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正是因为青黄不接,我们才需要谨慎,莫说是中山王、开平王,便是胡襄懋、戚武毅在,朝廷即可发兵也无不可。”
朱由校投桃报李,也表示了对方从哲的赞同。
听了他的话,朱翊钧直想翻白眼,中山王是徐达、开平王是常遇春,若是有这两位在,区区努尔哈赤算什么,蒙古都给扬了!
至于胡襄懋是胡宗宪,戚武毅是戚继光,这两位在,扬了蒙古有点困难,不过打个努尔哈赤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你们二位以为如何?”
朱翊钧又望向了吴道南和何宗彦。
“臣赞成皇太孙的建议。”
吴道南见方从哲都赞同了,本就对军事没啥研究的他,当起了应声虫。
“臣也赞同,方才陛下所说的海贸关税改革,到明年差不多也能多收三百多万两,到时候正好可以用于辽东战场。”
何宗彦也不再坚持,甚至拍起了朱翊钧的马屁。
“既然你们都赞同,那就先这么办,至于如何调兵、从何处调兵,你们同兵部商议一个章程,奏上来。”
见三位阁老都同意,朱翊钧满意的点了点头。
其实一开始他不赞同朱由校辽人守辽土,主要还是钱的问题,要知道新招募近十万新兵,朝廷每年要多支出百余万两。
不过眼下有了新的进账,多出这百余万两,若是能训练十余万精兵,倒也值了。
“臣等遵旨!”
三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