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朱由校前往乾清宫。
他也知道了孙承宗已经答应以兵部侍郎担任蓟辽总督,内阁也同意了。
接着,朱由校向朱翊钧提议袁可立担任辽东巡按。
“此人为官刚正不阿,过于刚直,不过此时让他去辽东倒也不错。”
对于袁可立,朱翊钧还是有印象的。
这家伙那些年不断的谏言,把朱翊钧惹烦了,一步步的贬为庶民。
后来不断地有大臣推举他,朱翊钧也征召了他三次,他都不愿意复出。
不过那次朝廷补充官员,大量的官员被启用,也不知道是谁劝说了他,他才愿意复出。
现在辽东有孙承宗、熊廷弼、袁可立,想来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过了几天,朱由校看到了另外一个熟悉的任命。
陕西右布政使毕自严调任户部右侍郎。
这位是明朝有名的理财专家,之前几次上疏对朝廷税收支出等问题发表意见,这次陕西情况好转,固然有徐光启的功劳。
他在中间,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从从二品的布政使,调到户部担任正三品的侍郎,看起来好像是降级了,可是他的散阶还是从二品,因此属于平调。
更何况谁都知道,到京城担任侍郎是有机会入阁的,比在地方担任布政使强多了。
“臣多谢殿下举荐。”
这一天是孙承宗最后一次给朱由校上课,上完课之后,师徒二人单独坐在一起聊天。
“我心里是舍不得孙师傅的,不过辽东如今的局势,固然有朝廷上下轻敌所致,可也与杨镐好大喜功有关。”
“如今他丧师三万,朝野震动,弹劾的奏折不断,他自己也不愿意再干下去,我思来想去,也只有孙师傅你能担此重任。”
朱由校这说的是实话。
孙承宗十几岁中举,可考中进士已经是四十二岁,这十几年前,他游历了不少地方,对军务也很感兴趣。
在大同给房守士担任教书学生,也算是他的半个幕僚。
他还经常下基层,跟底层官兵,边关守将聊天,对于边务也有所了解。
如今有了机会,他自然是想试试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