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人事任命(2/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士兵。

    不过这方面朱由校也不担心,真要打后金的时候,可以派出一些部队堵住努尔哈赤的退路,不让他们败退到朝鲜。

    军事方面,有孙承宗和熊廷弼在,他还是比较放心的。

    因此暂时也不用担心后金的进攻。

    至于后来打农民军起家的卢象升和孙传庭,卢象升还没有参加科举,孙传庭现在只是一个永城的知县。

    放在自己身边的洪承畴去年,就被他送到了绥德州,担任知州,这是一个从五品的官职,对他来说也算是正好。

    朱由校准备让他在这里锻炼三年,然后升延安府知府,再升陕西布政使干三年。

    九年的时间,都让他在陕西,一直压着李自成和高迎祥的老家。

    九年之后,他年近四十调到京城担任某部的侍郎,再干年,直接入阁。

    一切都给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至于徐光启,朱由校打算让他在陕西再干三年,当然升官还是要升的,下一步可以升为三边总都,然后可以回京以兵部尚书入阁。

    对于孙承宗的使用也是如此,在辽东干两三年,等到熊廷弼资历够了,升任蓟辽总督,让孙承宗回来入阁。

    熊廷弼的位置可以让袁可立接任,到时候可以再把孙传庭、卢象升送到东北历练。

    其实明朝末年一直不缺军事人才,不管是统帅型的洪承畴、李定国、吴三桂,还是差一点的卢象升、孙可望、孙传庭,都可可以用的。

    至于猛将,数量也是不少,黄得功、曹文诏、曹变蛟等都是猛人。

    当然李定国、孙可望这些都是后来的义军,不过若是能入伍或许可以挖掘出来。

    除了军事方面,明末也有一位理财高手,那就是现任户部右侍郎毕自严。

    他担任户部尚书十年,勉励维持不至于让财政崩盘,可惜的是当时三饷加的太多,百姓不堪重负。

    他纵然有天大的本事,也发挥不出来。

    正好现在户部尚书李汝华生了病,祈求告老还乡,朱由校虽然批示了不允,可他也知道李老先生待不了多久了。

    他是万历八年的进士,如今年近七十,身体确实不太行了。

    接着这个机会,正好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