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根基在南方。”
“不过若是开拓海外就不一样了,他们的背后有多少商人,自从万历四十五年到现在,他们又多赚了多少银子?”
“若是拿下南洋等地,他们才是受益最多的人。”
“陛下说灭了建奴要多造战船,你信不信,只要陛下放出风去,哪怕是现在建奴没有被灭,支持多造战船的大臣也不在少数。”
“因为他们知道,只有咱们大明的水师强盛,才能确保海贸通畅,他们才能赚取更多的银子。”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为,莫不如是。”
陈良弼对这些事情看得非常透彻。
“您的意思是,陛下开拓海外他们会很支持,既然如此,为何又让咱们支持他,有哪些文臣支持不就可以了?”
一个伯爵还是没搞明白。
“幼稚!要达到陛下所说的目标,第一步就是先让他们出血,没有看到实际的利益,他们怎么可能出血。”
“没有咱们的支持,若是陛下贸然加征商税,那些人估计会像当年骂神宗陛下一样,到时候陛下什么事情都办不了。”
“只有咱们支持陛下,陛下灭了建奴,有了威信,才能多造战船,对海外用兵,这必须一步一步的来。”
张维贤毫不客气地骂了那人一句,随后还不忘解释。
“您之前在宫中表示了对陛下的支持,那咱们真的要支持陛下么?”
徐希又问道。
“当然要支持,就像泰宁侯说的那样,陛下是这么多年唯一愿意给咱们画饼的人。”
“更何况,陛下清查九边本就是应有之意,即便是咱们不支持,该怎么办还是怎么办,难不成他们还敢造反?”
张维贤点了点头。
“英国公所言极是,别的不说,咱们的子弟之前加入了陛下创建的新卫,去了辽东不过一年多的时间,现在还有几个没事去酒楼喝酒,到青楼勾栏听曲?”
“训练的时候,他们那么积极,不就是想着建功立业。”
“我大明现在只有你们徐家是一门双公,若是他们能够建功立业,谁又能保证不会再出现一门双公、甚至三公。”
陈良弼十分赞同张维贤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