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撤了七万,剩下的兵力又太少,毕竟女真还没有被灭,思来想去决定保留九万人,三万边军回到原驻地还能增加当地的防御能力。
其他人的奏请,都不是什么大事。
就在大家觉得没什么事情的时候,成国公和定国公出列,提出了仿照科举的模式,改善武举。
同时说明了武举的具体考核方式,同时建议在南北直隶、各布政司仿照县学、府学,创建武学。
“以辽东之事观之,一旦天下太平,武将便会青黄不接。”
“况且卫所积弊已深,可令卫所、边军将领、愿意从武之人,入武学学习。”
“可以让一些有经验的将领,教授他们。”
“如此一来,能让一些将领多学兵法,不至于出现之前的辽东窘境。”
朱纯臣的话,说的句句在理。
“此事事关重大,朕需要与内阁六部好好商议再做决定。”
这事虽然是朱由校告诉他们的,不过样子还是要做做的。
“陛下圣明,除此之外,眼下朝廷海贸繁荣,海商经常遇到海盗劫掠。”
“我大明水师自从嘉靖剿灭倭寇之后,这些年也有些懈怠,臣建议在全国设立三个水师学堂,教授水战之法。”
“同时加强对水师的投入,保证海上商路通畅。”
朱纯臣接着又提了一个建议。
“此事朕也需要与内阁、兵部、户部商议。”
朱由校依旧没有立刻答应下来。
散朝之后,朱由校留下内阁、六部、还有五军都督府的一众官员,到乾清宫再开小会。
“武举改革之事,早些年朝廷便有人提出,之前的武举更看中个人勇武,若是能让他们多读些兵法总是好的。”
“不过具体要如何改,臣建议让五军都督府和兵部拿出一个详细的章程出来。”
“至于在每个布政司创立武学,以及创建几个水师学堂,臣也赞成,不过兹事体大,臣建议也需要拿出一个详细的章程。比如什么样将领可以入学堂读书,教书的先生要如何选择,这都需要好好考虑才行。”
“加大水师的投入,势在必行,不过臣以为还是要咨询一下各沿海的都司,询问一下他们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