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其实您不必亲自来的,现在百姓都知道土豆产量高,起码得有一半的地用来种土豆。”
米脂县县令孙传庭,陪同着去年上任的知州洪承畴,走在田间小路上,笑眯眯的说道。
“我也是闲着没事,所以才来看看。”
洪承畴对孙传庭说道。
“大人说的是,下官受教了。”
孙传庭微微一愣,随即说道。
“孙大人,可能你不知道,把你放到米脂,是当今陛下亲自做的决定。”
“当初你的策论,陛下十分中意。”
“你会不会奇怪,为何陛下看中你,却要把你外放到米脂县来。”
洪承畴看向孙传庭笑着问道。
“还请大人赐教。”
孙传庭其实也能猜的差不多,不过他也想知道自己猜的是不是准确。
“你是山西代州人士,本就是边关地区,与米脂有些类似。”
“此外,想必你也知道,陕西这两年气候十分一场,这三年只有一年算得上风调雨顺。”
“要不是当初还是皇太孙的陛下建议,让徐大人到陕西来推广土豆、玉米、瑞薯,现在陕西的百姓只怕是想吃饱饭也不容易。”
“即便是如此,陛下也一直十分重视陕西地区,只要你能在米脂做出一番政绩,以后的仕途也会顺畅许多。”
洪承畴将当初朱由校的理由说了出来。
“没想到陛下对下官如此器重,下官一定不辜负陛下的期待!”
孙承宗一脸感激地说道。
这其实和他猜的差不了多少,原本他以为朱由校是想锻炼他。
毕竟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的道理他是知道的,只是没想到朱由校对陕西如此的重视。
“你能这么想再好不过,你应该也知道,我有幸考中进士之后,给陛下做了四年的侍读。”
“陛下虽然年纪不大,不过天纵英才,很多事情看的都很透彻,他将徐大人放到陕西,除了对陕西重视之外,也是要徐大人将陕西治理好。”
“自从徐大人上任,陕西百姓不但能吃饱了饭,上交的赋税,也比往年多了一些。”
“对于卫所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