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想看看这位陛下亲政之后到底是什么表现。
眼见这么少年天子,的确英明,不但勤政,而且朝廷解决了女真人的威胁,朝廷的财政状况也越来越好。
他终于不再观望,加快的脚步。
“阁老说的这是哪里话,父皇在时,经常说起当初您对我们父子的维护。”
“朕少年继位,本就该您这样的老成之臣辅佐,以免朕意气用事。”
朱由校自然也愿意说几句好话。
“陛下过谦了,自陛下登基以来,清查藩王不法之事,严查边军吃空饷,严查私盐,增发盐引,改革武举,开设武学堂,北败女真,虽然只有半年的时间,可一举扭转了,自万历四十六年来的辽东颓势,堪称一代明主!”
叶向高列举了朱由校登基以来的举措,来证明朱由校的英明。
“这些也都是群臣用命的结果,朕只是听从他们的建议而已。”
“朕自登基以来,一直都想着要做明君圣主,阁老为官多年,又在内阁当了数年的阁老,不知有何教朕?”
朱由校谦虚的笑了笑,随即问起了叶向高如何当明君圣主。
“老臣深知陛下自幼勤勉好学,登基之后也经常开经筵,早就有名师教导。”
“不过朝堂之事,错综复杂、牵连很多,臣只希望陛下能够多听臣子们的意见。”
“臣辅佐神宗陛下八年,奏章都由臣草拟。凡可行之事,神宗都派遣中使向臣宣布。如有不同意的事情,臣都极力争取,神宗多能听从,少有强拟旨意。”
“陛下虚怀若谷,谦逊有礼,信任辅臣,难免会因流言生出难以决定的争论。希望陛下能够慎重地下达诏书,所有的事情都要命令臣等草拟上报。”
叶向高看着朱由校,说出了自己的第一条建议。
“朕不是独断专行之人,日后有事必然召集内阁等商议。”
朱由校知道,这是叶向高不想他一些事情独自做决定,当下点头答应。
“朝中大臣,意见难免不同,互相之间或有攻讦。不过这都是太祖给予言官风闻上奏之权,有些事情或许是捕风捉影,臣以为只要不是恶意构陷,还望陛下尽量不给与过重的处罚。”
叶向高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