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改革官制(1/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圣旨下完之后,朱由校便叫来了工部的官员,询问是否能造装备火炮六十四门的战船。

    “陛下,装备火炮数量虽然说越多约好,可船只不一定能够承受,我们以前也从来没有建造过这些的战舰。”

    听到这个数字,工部的官员楞在了原地。

    “朕之前便听说泰西人,已经可以建造装备七十门火炮的战舰,甚至准备建造装备百门火炮的战舰,朕登基之后,便让锦衣卫的人去查访。”

    “他们在南洋见到了荷兰人最大的战舰,装备了六十四门火炮,这样的战舰,他们有十几艘之多。”

    “这是找人绘制的战船样式,你们看看,是否能仿制出来。”

    朱由校摆了摆手说道。

    魏朝将御案上几张纸递给了工部的官员,这是锦衣卫的人跑去了南洋,找了当地会画画的人,绘制出来的战船模样。

    当然这不是东方传统的水墨画,而是西方的炭笔画,风格极为写实。

    甚至这些人还想办法搞到了这种叫做盖伦船的战船尺寸,小型盖伦船装备了十六门、二十四门火炮,中型盖伦船装备了三十六门火炮,大型盖伦船装备了六十四门火炮。

    “这需要臣等回去之后找工匠核实一番,才能确定。”

    看着这几张纸上画得惟妙惟肖的战船,几人商议了一下,王佐开口说道。

    “尽快的商议,也要尽快的试验,眼下已经是六月中旬,今年过去一半了,最迟年底之间,朕要看到你们的建造图纸。”

    朱由校点头答应下来,不过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臣,遵旨!”

    一听还有半年的时间,王佐的心放下了不少。

    风帆战舰的建造没有那么简单,单单是木料的处理就需要两三年的时间。

    也就是说,五年的造舰计划,前两三年都是在处理木料,当然以后每年可以处理一些,每年兴建一些,不过一开始需要的时间确实长了一些。

    可惜的是,现在大明的海商顶多也就是到东南亚做贸易,没办法直接前往欧洲,否则朱由校高低派一些人过去,购买了西方的一些书籍翻译过来。

    说起来,他也让前往南洋的锦衣卫办这事,可不知道他们能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