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文渊阁儒士修大典 乾清宫解缙上奏疏(4)(1/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解缙少年得志,自觉满腹经纶,正像他自己所说的,因人微言轻而不敢随发议论,今日得了圣旨,又何不一吐为快?回到翰林院,也就是三个时辰吧,他便以端庄精妍、飘洒俊逸的小楷将洋洋万言的“上封事书”送到了乾清宫。

    臣闻令数改则民疑,刑太繁则民玩。国初至今,将二十载,无几时不变之法,无一日 无过之人。尝闻陛下震怒,锄根剪蔓,诛其奸逆矣。未闻褒一大善,赏延于世,复及其乡, 终始如一者也。

    ……近年以来,台纲不肃。以刑名轻重为能事,以问囚多寡为勋劳,甚非所以励清要、 长风采也。御史纠弹,皆承密旨。每闻上有赦宥,则必故为执持。意谓如此,则上恩愈重。 此皆小人趋媚效劳之细术,陛下何不肝胆而镜照之哉?陛下进人不择贤否,授职不量重轻。 建不为君用之法,所谓取之尽锱铢;置朋奸倚法之条,所谓用之如泥沙。

    ……天下皆谓陛下任喜怒为生杀,而不知皆臣下之乏忠良也。古者善恶,乡邻必记。 今虽有申明旌善之举,而无党庠乡学之规。互知之法虽严,训告之方未备。臣欲求古人治 家之礼,睦邻之法,若古蓝田吕氏之《乡约》,今义门郑氏之家范,布之天下。世臣大族, 率先以劝,旌之复之,为民表帅。

    ……臣观地有盛衰,物有盈虚,而商税之征,率皆定额。是使其或盈也,奸黠得以侵 欺;其歉也,良善困于补纳。夏税一也,而茶椒有粮,果丝有税。既税于所产之地,又税 于所过之津,何其夺民之利至于如此之密也!且多贫下之家,不免抛荒之咎。今日之土地, 无前日之生植;而今日之征聚,有前日之税粮。或卖产以供税,产去而税存;或赔办以当 役,役重而民困。土田之高下不均,起科之轻重无别。膏腴而税反轻,瘠卤而税反重。欲 拯困而革其弊,莫若行授田均田之法,兼行常平义仓之举……

    大致就是刑罚太滥、礼仪不谨、赋役太重、选才不当等。这些言论真把大明开国、东 征西讨和呕心沥血的二十年说得一无是处了。太祖气得脸都青了,无奈的是,已恕他无罪 了,又是逼着这位庶吉士说的话,还要他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所幸的一点,就是解缙把 这些都归在了臣下的不忠上,太祖也不好再说什么,但他本来就长的脸拉得更长,只冷冷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