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设内阁微臣预机务 开科举星宿聚翰林(2)(2/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天地良心。可以说,你我上无愧皇上,下无愧士子,下一步我们就把入选和落选名 单及试卷封存,交与礼部,待皇上殿试毕,你我也就完差了。”

    这是新帝登基的第一次殿试,隆重,庄严而不失喜庆。殿内,永乐端坐御座上,吏部 尚书蹇义、左侍郎师逵,礼部尚书李至刚、左侍郎赵羾,主考官解缙、黄淮等分列左右。 “陛下,这是解缙、黄淮二人初选的一、二、三甲名单,试卷遵旨已送进宫里了。”

    李至刚说着把名单交黄俨递给了皇上。 “一、二、三甲的试卷朕都看了,”永乐第一次测试天下贡生,心里有些激动,春风满面,容光焕发,洋溢着喜悦之情,“你等认为杨相的试卷松轩竹径,文采飞扬,放在了 第一,朕倒以为曾棨的文章乃茶园稻陌,朴实无华,更符合朕初定的选人标准。尤其是试 卷的蝇头小楷,圆润飘逸,如西风禾黍,令人赏心悦目。周述、周孟简的文章,洋洋洒洒, 大有一泻千里之壮观。自古有言,文如其人,朕倒要看看是不是文如其人,测后再定。先 宣你们拟为第一的杨相上殿吧。”

    随着黄俨一声好听的吆喝,工夫不大,一个清瘦的、约莫三十岁左右的书生跪在了皇帝面前。

    “学生杨相叩见陛下,愿吾皇万岁、万万岁!” 永乐心里重复说了两遍杨相,心念一闪道:“杨相,名字起得不错嘛,刚出贡院就已拜相了?” 杨相心下一惊,想不到皇上的第一句会说起自己的名字,事前所有的设计都扔到了一边,略一迟钝,急中生智道:“学生不敢,实是年幼之时懵懂愚钝,总不开窍,三四岁时 还不会说话,像一个木桩,家父以为生了个哑巴,又是杨姓,就用了这个‘相’字,以目注木,陛下若不喜欢,今日就改了。”

    永乐本是一句玩笑的话,想试一试这数千人中拔出的第一人的机敏和才气,也是为了 缓解气氛,便于下面的问答。

    “好了,朕没有怪你的意思,名字不必改,你的文章也不错,考了几次了?”

    “学生五六岁时突然就说了话,随父学习儒家经典,十六岁时是县试第一名秀才, 二十九岁是乡试第一名举人,前日会试又是第一名进士,今日得沐天恩,金殿对策,也算 是少年得志,愿为天子门生。”

    层层第一,又第一个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