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得见尊颜的王爷。天广地阔,日在中天, 龙形而凤姿,大明的太平天子之象。只是,还没有走出眼下荆棘丛生的困厄,正所谓天降 大任的苦其心志之时。
金忠高瞻远瞩,侃侃而谈:“小可一介草民,以卜筮为生,今借大王一方宝地游卦街 巷,已衣食无忧,本不想卷入刀锋剑雨、腥风血雨的纷争漩涡中。但草民得见大王,相中 了大王的贵人之相,期待着大明来日的风调雨顺,故愿舍命为王爷谋划一二。如今的情势, 黑云压城,山雨欲来,王爷的几个弟弟已被建文皇帝废为庶人,意在敲山震虎,剪除羽翼。 不用说也一目了然。然朝廷之心腹大患不是旁人,正是亲王中年龄最长、威望最高的燕王。 今大兵围困燕府,北平周围的朝廷大军还在陆续集结,王爷危在旦夕。草民知道大王还在犹豫,不愿做不仁不义之事,王爷想过没有,若明日命都没了,还落一个乱臣贼子的名号,岂不更冤?以此,草民劝王爷,与其愚守臣节坐以待毙,何如举兵起事?当取不取,反受 其害,何况天命所在!当年唐太宗李世民受太子和齐王逼迫,计无所出,大将尉迟敬德曰:‘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所以存仁爱之小情,忘社稷之大计。处事有疑,非智;临难不决, 非勇。’惟愿王爷早图大事!”
金忠一番话,剖白明晰,终于使燕王下定了起兵靖难的决心,此后,金忠为王府纪善, 参与谋划方略,成为燕王身边不可或缺的谋士。早在燕王称帝之时,金忠就悄悄为高炽、 瞻基父子相过,和他想象中的结果一样,都是未来的天子之相。他把卦象也委婉地说与了 皇上,以坚定皇上立长的信心。
永乐早看出了金忠的心思,不以为然。为大明社稷着想,无论如何,金忠也不看好张 牙舞爪的高煦,高煦的命里也没有称帝的征象,金忠孤注一掷也要拉回皇上的念头,遂把 想法和蹇义、解缙、黄淮等多人讲了,形成了一帮支持高炽的文人。
黄淮料事也很有主见和独到之处,接了金忠的话,他本想说上几句,实在觉着解缙话 锋太强,已刺着了皇上,金忠又引经据典,步步为营,此时若再说,无疑火上浇油,况又 人微言轻,遂把目光投向了六部之首的吏部尚书。
蹇义会意,心虽在高炽一边,不得不站出来说几句光照林间的和风话:“听得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