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殿内响起,余音袅袅。 “起来吧。”看着郑和在距金忠不远的地方站定,永乐的笑就有了些怪,弄得金忠、郑和都不知所措。 金忠中等个头略矮,在人群中不显山、不露水,若没有官服,走在人来人往的街上,没有人会把他和二品大员连在一起。今天,当他和郑和摆在一起的时候,立时矮了一大截, 就像是大人带了个小孩子到宫里来,所以,旁观者的永乐忍俊不禁,点头道:“真乃朕的 天朝大使形象!”一句话说得郑和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因为,他不知道,他马上就要成为、甚至连皇帝都不大清楚排名的、世界上第一支巨 大船队的首领官了,就要为一个时代之“先”了。永乐又斜睨了黄俨一眼,黄俨只得不情 愿地退下,不知皇上要给这同为内官首领的郑和一个什么样的美差。
“三保啊,朕交办的差事该有些眉目了吧?”永乐要别人称郑和,为显示亲近,他却 在叫着郑和过去的名字。
“奴才奉旨监造宝船,一要保工期,二要督船坚,”郑和的声音洪亮而圆润,“钟山 真就是为宝船预备的一座宝山,山上挺拔笔直的杉木,是桅杆的最好选材;二三人合抱不 过来的油松,耐海水,耐盐碱,是宝船的上好选材。有了这两大好,就近取材,加快了工期, 又保了船坚。再加上刘都督、金尚书隔三岔五来船厂巡视,别人哪敢怠慢?叮叮当当,忙 忙碌碌,好不热闹!眼见着一天天增多的排列齐整的巨船,看着南京船厂宏大的气势、壮 观的场面,真让人开眼,叫人高兴。奴才想,那些番邦夷人见了,不知要怎么顶礼膜拜呢。”
不只是见了船,见了你这中华第一号高高大大的使者,也该会让他们俯首帖耳吧!永 乐心里夸赞着,又问:“造出多少大船了?”
“这个,实数说不好,五六十艘该是有的。” 郑和说。“可曾想过,为甚让你去监造吗?”永乐问。 “奴才当然明白,除了皇上信任,皇宫大内太监所管的司礼、御用等十二监,钟鼓、析薪等四司,银作、巾帽等八局中,只有奴才的内官监管着皇家所需和国家营建,这份差 事自然也就落在了奴才身上。还有什么,就不得而知了,谁能有金尚书的神机妙算?”
永乐深不可测地看了他一眼,喃喃地说:“你所说的,工部一样可以做,朕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