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陈总兵濒海筑津门 郑天使骞旗下西洋(2)(2/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动号子此起彼伏。根据以往的经验,他们用石灰、糯米浆、黏土杂糅成混合土, 对仓舍的基座进行夯实,果然在防鼠、防虫和防潮上发挥了巨大作用。

    陈瑄带着陈珜、刘纶奔波在工地上,喜悦之情自不言表。半年多的光景,一个接一个的贮粮大仓拔地而起,营帐般相互依偎,蔚为壮观,存储规模很快就达到了百万石之数, 因而被称为百万仓。

    正如陈瑄所料,粮仓建成的同时,由南京而来的助建官军大部分在天津驻扎下来,建制上为一个卫,称为天津卫。作为军营和将士家眷居住之所的土木结构的房屋、营房的建设陆陆续续持续了两年多。

    国廪重地容不得半点疏忽,随着存粮的日多,永乐很快又在天津建起了左卫和右卫, 约近二万的官军日夜守卫着百万仓储和海防的天津门户。

    漂亮地完成了天津海运仓的营建,陈瑄受到了皇上的隆重奖谕。踏上回程,他又一次 回眸那一片片鳞次栉比的仓群和军营,晨曦中的淡淡炊烟,兵卒们换岗和操练的身影,影影绰绰营房里将士家属子女的来来往往……

    陈瑄只知道他在天津建起了一个个大仓和一处处军营,他不知道他的百万石粮饷收贮 的小港日后会成为一座大型城市的肇基,会成为一座年吞吐量上亿吨的大港。的确是难以 想象。不惟他难以想象,他的继任者也同样想象不到,因为,那已是六百年以后的事了。

    陈瑄抬手遮住了刺眼的阳光,久久地凝望着那一片宁谧的港湾,皇上封他一个平江伯, 是否就料定了他的一生都要和他原本陌生、后来却越来越熟悉和喜欢的江海河湖打交道呢!

    事实也正是如此。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郑和想,虽然自己离三顾茅庐的诚意相去甚远,只能说明陈瑄不同于一般的凡夫俗子! “赐教,赐教,”郑和喜上眉梢,“皇上在国子监释典先师后,能像监生一样静听祭酒胡俨讲学,我一个太监,能承大帅教诲,不是三生有幸又是什么?”郑和继续打他的谦 恭牌,“只是三保愚钝,不明之处会反复询问,大帅不要嫌烦就是了。”

    有心人就是不一样!郑和不但从皇上那儿学得了搏击和韬略,看来还读了不少书,连说话都文绉绉的,引经据典。陈瑄喜欢这样的人,他已完全为郑和的诚意所征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