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下江南钦差治水患 上条陈诸生献锦囊(4)(2/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就是设置闸门,否则,高处怎能节蓄湖水呢!有了闸坝,才能保淫雨涝时淅出 而旱时有蓄。四时水源充足,农耕何困?至于低洼之地,亦需开浚南北之纵浦,导水入江; 挑挖东西之横塘,以分泄水势。所出泥土修建圩岸,以保农田,偶有洪水,于农田何扰?”

    李文郁越说越兴奋,甚至有些忘形,全不顾众人的感觉。好在首领官夏原吉重的是德 能,瑕疵之错得过且过,甚至在皇上面前也能给予掩饰,所以落了一个“海量”的雅号。 刚来太湖时,原吉曾盛装约见了苏、松、嘉、湖等四个知府,很庄重地穿上了皇上御 赐的金织衣。因为没见过这么大的阵势,谈话间,仆役上茶,战战兢兢来到原吉桌前时, 手一抖,一碗热茶全洒在了原吉的金织衣上。污损了皇上的御赐物,那就是死罪。在座所有官员大惊失色,不知如何是好。 仆役“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磕头请死。原吉先是一惊,继而淡淡一笑:“初见诸公,不着官服为无礼,看来,我这个钦差也就是布衣大员的命了。”从此,天天布衣,一件惊 天大事就这样轻描淡写过去,在座的人无不佩服他的大度。

    “文郁果有高论,”原吉说,“数月来,我也在思忖着,疏浚三江只是分杀了水势, 何利于农田?倒是文郁之论,精辟到位,三吴治水必须因其地势,多开纵浦横塘,使农田间水网相济,江、河、溪、渎纵横交织,太湖与周围大小湖荡串连起来,庶几则太湖之河湖方能成为吞、吐、蓄、排,兼收灌溉、通航及水产之利之湖泊河网,伊时百姓乐业,朝 廷库藏充盈,而太湖鱼米乡之盛名将波及天下矣!”

    因送书而来的都察院佥都御史俞士吉原来和夏原吉接触不多,虽然才到了一个多月, 但数日来,陆路河湖地追着夏原吉奔波,早就有些吃不消了。但二品官员的尚书大人,连 续数月顶着烈日循江沿湖实地踏勘,他这个奉命送书的四品官又有何话?一向清高自傲的 他已从内心里佩服起这个尚书来,虽然累些,但心情舒畅,比和他的顶头上司左都御史陈 瑛相处,容易多了。

    陈瑛算个什么东西!他在心里骂着,小人得志,皇上把建文遗臣的案子交给了他,算 是、找对人还是找错人呢?俞士吉又迷惑了。说找错了吧,皇上此时不正需要这种人嘛, 这样一种方式入承大统,矫枉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