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悬心济民原吉治蝗 积劳成疾郁新辞世(2)(2/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传奇之多,可谓字字珠玑。尤其在破解人生真相上,说 一字千金,也不为过。告子有言,食、色,性也;《心经》有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在下不大明白,《心经》所言之色与告子所言之色到底区别何在?”

    道衍双手合十,两目微闭,做了个礼佛的姿势,慢慢言道:“告子所言之色是乃女色, 世间万物之精灵是人,人又分男女,若无色欲何有人类?然心经之色乃大千世界诸般物相, 凡眼之所见,耳之所闻,鼻之所嗅,舌之所言,身之所触,皆为色,毋庸讳言,《心经》 之色当然包含了告子之色。阿弥陀佛!”

    道衍所解,简洁明了,本无心的一问,倒学了东西,引来了邹缉更大的兴致,叹服道: “少师果然佛行高深,一颦一笑皆见学问。”他又想起了《心经》中一个一直以来困惑的难题,问道,“学生对‘五蕴皆空’的说法也是满头雾水,还望少师赐教。”

    “仲熙过谦了。”道衍瞥了解缙一眼,叫着邹缉的字,闭目朗朗道,“五蕴即色、想、 受、行、识五法。五蕴又分为两法:第一蕴为色法,其余四蕴皆为心法。如前所言,色法 包含大千世界诸般物相,深岭之中,云松之间,皆可栖心;昼夜交替,四时变化,尽乃自 然。心法乃众生感悟之道,以心传心,以不立文字为妙。‘五蕴皆空’这一句,是乃整个《心经》之关要,大千世界芸芸物相,哪有一件一成不变?春在于花,全花是春;花在于 春,全春是花。禅语云:三十年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了。老衲之昨 日和今日不会完全相同,毕竟又长了一天,仲熙能否找回洪武时举明经、任教谕的样子? 当然无法追回,且请问你,哪一时又是真我呢?哪一时都不是,又都是。故父母所造之色身,心法之感悟,永远在变幻之中,这叫无常,无常生妄见,真实即妄,所以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进而五蕴皆空,心存于此境,便也澄澈,来与去,终与始,总有因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