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解学士大内议群臣 姚少师浙西遭冷眼(3)(1/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承教了,承教了!”这一次是邹缉站起,一揖到地了,道衍摆摆手,算是还礼,不 经意间,似是看出了解缙脸上流露出的不屑之兆,心中叹气,隐语道:“习禅之人亦复有 其抱负,又岂为一己之功名?教化众生,佐弼明君,救民于乱世之苦痛,傲才视物,终不取也!”言毕拱手道,“老衲不再打搅,这就回僧录司。”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邹缉抱怨解缙方才的态度,忙着奉承一句,他深怕得罪了皇上的第一近臣。 待道衍出去,解缙道:“少师于皇上跟前之作用我自知之,硕儒毕集,群英荟萃,有老和尚之功,至于典籍取舍,《心经》之意,我等也不该妄自菲薄。”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大绅,古人之言谆谆在耳,锋芒过露会吃亏的。” “大鹏展翅,何暇蓬雀聒噪;项羽渡江,不惜破釜沉舟。”解缙慷慨激昂,像是被压抑得太久了,没有施展之地,就想借这部书,一抒胸中之气。 “吾之志在一往而前,鞠躬尽瘁,为皇上修成传之千古的大类书,为皇上成为千古明君铺路。洪武末时已耽搁数年,不争朝夕,岂不是空白了少年头。” 不惑之年,还有着二十几岁封狼居胥的壮志,望着年近四十的解缙,邹缉无言。 文渊阁散班后,兼着阁臣的解缙在东华门外找了个小摊,胡乱吃了几口,便匆忙赶回内阁当值,晚间一般不会有什么重大之事,但皇上有事会随时召见,所以,内阁七人便排 了值日表轮流当值。正往回赶,见东华门内小内使张兴用鞭子劈头盖脸狠抽着一个刚进宫 的小答应,小答应疼的满地翻滚,叫声都变了。

    “住手!”解缙吼了一声,一把夺过鞭子,扔出老远。 见是皇上的宠臣解缙,张兴讪讪的,忙过来见礼,分辩道:“实是这猢狲不懂规矩,和外面一个野小子聊上了,耽误了皇太子的大事,我代皇太子教训教训他。” 解缙轻蔑地扫了张兴一眼,都是太监们惯用的伎俩,寻机生事,一个早来不了几年的小内侍,借皇太子之名,立自己之威。 “得机会我也代皇太子教训教训你。”解缙还兼着东宫的右春坊大学士,也是太子身边的红人,张兴心里不服,却又得罪不起,施了礼悻悻走了。小答应过来千恩万谢,解缙 丢了句“好自为之”,自顾自往内阁而来。他没有闲散的习惯,收拾停当,就抱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