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解学士大内议群臣 姚少师浙西遭冷眼(4)(1/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谢皇上垂爱,臣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受知于皇上的感动使解缙热血沸腾,泪 往上涌,连声音都颤抖了,跪下去,又给皇上行了一个大礼,并没有考虑皇上让他说什么。

    永乐示意他起来,很随意地从袖中抽出一张字条,掂量着,半开玩笑道:“都说你大绅看人论事入木三分,朕怎么就没看出来,这样,字条上的这几人,你帮朕看看,随意褒贬,朕也就此验验你的眼力。” 解缙只当是和自己一般的五六品的微臣,但接过字条的一瞬,他就傻眼了,知遇的感奋和知无不言的承诺立时变成了一头冷汗,顺着额角往下淌,脊背发凉,手脚冰冷,上了 皇上的圈套了。这几个人,谁不能决定他的命运?当年曾代笔为韩国公李善长喊冤,又代 笔参劾都察院堂官,结果呢,是二十多岁做御史的他,灰溜溜地被父亲领回家中,叫人汗颜。

    惊人相似的一幕!除了李至刚,字条上的人都是朝廷部院的堂官或要员,直对皇上负 责的人,皇上心中能没有分寸,又何故让他妄加评断?想起当年的回家,想起邹缉的提醒, 这等圣命难违也要违了。解缙不胜惶恐,重新跪下,嗫嚅道:“皇上,臣一个五品官员焉 敢品评部院堂官?”

    “朕不是说了嘛,就想听听你的心里话。” “臣不敢说,也不便说啊!” “你敢抗旨吗?”永乐瞪起眼睛,声调提高了八度。

    “微臣不敢,”解缙战栗着,犹豫着,踌躇着。虽然说,谁人背后不说人,关键是, 说的是谁,又在和谁说,门外还有黄俨和侍卫呢,议论一旦泄出去……他偷觑皇帝,永乐 眼中有期许,但更多的是威严和对抗旨不尊的愤怒,不说话,根本过不了关。

    豁出去,以天下为己任的慷慨终于战胜了瞻前顾后的杂念。 “皇上知道,”解缙声音低沉,有无奈,也有勇往直前的无忌,“臣之秉性如驰奔之烈马,深怕无所顾忌时冒犯了皇上。” “恕你无罪,起来说话吧。”解缙忐忑地在另一张桌前坐下,像是对皇上,又像是自言自语,看着字条上的名字,口言手书: “蹇义天资厚重,质直孝友,公正自持,劳心焦思。然过于周慎,循规蹈矩,少有定见,似有杞人忧天之嫌。夏原吉通达政体,谙练章程,万机不辍,实少有之经济人才;常 为人掩过扬善,不计小嫌,雅有德量,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