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梦里角声张辅如愿 心中箫鼓解缙失意(1)(2/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了,武臣主战,文臣主和,尤其那个解矮子,朕恨不能杀了他。朕一腔的热话,正没人说说,你来的好,又是至亲,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张辅剑眉高挑,双目炯炯,若不是那身武臣的服饰,白皙的面孔,温文尔雅的平和,任谁也看不出这是一员虎将,三十出头的年纪风头正锐,一股子英武之气扑面而来。永乐 打心里喜欢他的这种气势,但因为皇妃的关系,却不曾有丁点表现。

    张辅看着皇帝,拱手道:“淇、成两公所论慷慨,金、夏二尚书的话也不无道理,解缙的话虽然难听,陛下也要深虑。臣以为,仗还是要打,打得干净利落。那么多远夷番邦都在瞧着,都像黎氏这样,朝廷颜面何在?皇上颜面何在?所以,这仗打的是天朝大国的 颜面,打的是我大明的威势。但在战法上宜速决不宜持久,人地生疏,粮草转运艰难,旷日持久必将我师拖垮。臣建议:大兵压境,黑云压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剪灭黎氏逆贼,立陈氏为王,马上班师还朝。”

    “你这样一说,朕心里敞亮多了,决心也就下了。” 连策略都有了,永乐心下自然欢喜。张辅不来,他没有遣他出征的意思;张辅请命,他也没有考虑给他什么重任;这一番议论,让他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胸有韬略的张辅, 那主帅的位子上,张辅的影子倏然闪过。不,他太年轻了,资历阅历还远远不够,诸将们不服气,这仗就没法打。不过,他有智识,议一议主帅人选也未尝不可。

    “用汉王高煦为帅,只是一时的心思,现在看来不合适,”永乐自己就把高煦否了, 又议及另外二人,“丘福和朱能各有千秋,丘福年长厚重,武臣第一,统帅三军,压住阵 脚,无人能与争锋;朱能虽然年轻,却是难得的智勇双全之才,几次以少胜多,打得漂亮。 在用谁为帅上,朕还拿不准,若是你,该如何思虑?”

    作为国舅的张辅从洪武十八年随父亲张玉跟随燕王后,鞍前马后,出生入死,尤其是 靖难中,打了不少恶仗,皇上虽已旌表,但却从未像今天这样掏心掏肺,把如此重大军情拿来深谈,还把主帅任用的事和他商议。他心中激荡,一股效死疆场、以报君恩的情感油然而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