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慌什么,像死了老婆娘似的。”不知为甚,永乐数日以来精神不振,心下烦乱,连奏章也批阅不下去。此时,他站起来想踱踱步,恰好黄俨进来。 “皇上,皇上,大将军、成国公朱能在广西龙州军中病逝,新城侯、右副将军张辅率全军就地举哀。”黄俨说着递上了张辅的加急奏疏。 永乐的整个身子“轰”的一下倒塌了,顺势跌坐在龙椅上。这就是诸多的不祥之一吗,还有吗,与交趾接战会败绩吗?多天来的忐忑终于在出师未捷的、朱能的死讯中得到了第 一次验证!
三个月前,遣将出征仪式,朱能在奉天殿接受节钺的盛大典礼仍历历在目。在激扬的 乐声中,文武百官们将朱能、张辅等出征将领送出午门,大将军“朱”的大旗在众多旗帜 的簇拥下,更显“帅”旗的孤傲。只是,没有风,偌大的帅旗蔫头耷脑,毫无生气。永乐 远远见了,心中掠过一丝不快。
才几个月工夫,一个雄健刚毅的大将,一个身高八尺的壮汉,好好的就殁了,真应了钦天监“将星将陨”的天象,南征的决策错了?永乐先是呆坐,而后失声痛哭,吓坏了服侍的太监宫女们,一个个跪在地上捣蒜一样磕着头,一面陪哭一面劝皇上节哀。
永乐虽生于皇家,但他也是从刀光剑影里杀出来的,二十岁时即驰骋塞外不在话下, 就这靖难之役又有多少次履危蹈险,死了多少人?那燕王的大纛在藁城之战中曾被射得千 疮百孔,连老将军顾成都惊叹未曾见过这样激烈的战阵,他也只是感慨一番,命人将大旗 送回北平珍藏。然而,当智勇双全的大将张玉在东昌战死后,他哀恸至极,痛不欲生,脱下王袍焚烧,泣道:“将军此去,天高地远,虽其一丝,以识吾心”;朱能去了,又一次的天昏地暗,又一次的哀痛至极。
“士弘,士弘!何其忍?三十七岁就弃朕而去吗?”建文二年张玉战死后,朱能被永 乐倚为中流砥柱,年纪轻轻而位列上公,却从未有一点骄横之气。战场上似一头雄狮,挺 矛深入敌阵,多少硬骨头都是他啃下的;朝堂上却像一个谦谦君子,没一点武人的粗野和 凶悍;他性格温和,儒雅倜傥,爱惜士卒,善抚将士。病逝时,帐前许多将士哭得昏死过去。
好一阵子,直到杨荣进来说了一大番话,永乐的情绪才渐渐平息下来。 “传朕旨意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