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岁出头的咸宁公主调皮地跳出来,“女儿要做玫瑰花,谁不老实就扎谁。” “扎谁呀,小小年纪不知害臊。”常宁公主起身,一把把小妹揪回来,逗得众人哈哈大笑。 咸宁最小,娇养惯了,不像几个姐姐,循规蹈矩,母亲面前大气都不敢出。皇后也不怪,微微一笑,继续她的话题:“善无因果,我所以作《劝善书》,何尝不想家家喜乐圆 融,国家平安无事。”
她缓缓地呷了一口茶,目视前方,一副容天下于一心、大道之行的天下为公,“世间 万象,都是因缘和合,或兴或衰,或生或灭,全赖业力之积贮。善之所行,不为小缘为大 缘,不为自我为大我。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见大家听得痴痴的,有些疑惑,想是深奥 艰涩了,顿了顿,便把话题扯回到生计中。
“夫妇之道最为明了。妇之侍夫,是缘所致,百年同船,千年共枕,千年的业力和缘 分才有了今生的姻缘,弥足珍贵,亦当弥足珍视。妻之所劳又何止衣食之臻?所裨益者不可胜计。朝堂之事事关天下,未必事事皆顺,说的是国家大事,争的是一家之言,虽说都为国家,然各有主见,难免面红耳赤,郁结于心。朝堂之下,虽有亲朋解劝,也未必 尽舒郁意。夫妻则不同,因为交心,嘘寒问暖而委婉温顺,三言两语或可解三尺之寒,勤 俭持家或可养一世廉臣,妻之作用大矣!南宋时,象山先生讲心学,其有悖于经典之处似 不足取,然多言‘本心’,窃以为可用。为妻之道,要有大我之心,弃心中之烦恼,以温 顺之言待夫,小可举家和睦,大可利于国家。我侍奉皇上二十多年,夫唱妇随,惟以天下 百姓为念,一己之喜怒哀乐早随风去了!切切此情,愿与各位妇人共勉。”
徐后说着,眼见着气喘吁吁,桃朱忙换了碗热茶,服侍她喝了。王秀娥已在宫里近 二十年,原本不认几个字,但和皇上相处,虽平平淡淡,却有一种心的交融,捧得皇上高 兴,自己却不累。皇后的话她似懂非懂,但认准了一条,委婉进言最紧要。人不都是这样 吗?自己的地位一天天高了,也喜欢听顺耳的,何况皇上。她明白皇后此举的目的在尚书 夫人,所以,并不抢着表白。
“皇后娘娘的意思我们明白了,”蹇义夫人道,“我们家老蹇是个老实人,听说他在 朝堂上论起国事来滔滔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