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选吉壤地师斗法力 建北京大臣采巨木(3)(2/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绵延之地。”

    永乐仍然不置可否,廖均卿不能再沉默了,纵然思虑了多日,皇上面前整理起言语来还是颇费了一番心思。理不要深奥,话不能艰涩,皇上和几位大臣不是专意穷尽风水的, 只把最普通的阳世道理说出来,最明白不过。

    他这么猜测着,抬头奏道:“方才两位形家各有高论。草民以为,阴阳同理,天子陵寝当同皇上视朝,须拱、朝、侍、卫四全。原其所起,即其所止,在于形势。若皇上宝陵 建在黄土山前,便是依山面水、气象万千之势。往细里讲,黄土山诚如皇帝之宝座,居高 可以远眺前览,极目千里,俯视之下,田园漫漫,河水潺潺,一派耕种忙碌的景致。两侧 山丘如侍臣之近备顾问,谈笑之间,天地宏论,乾坤在握;再继之两侧群山,则如文武朝 臣之列班,星宿云集,欣欣然矣!群山环抱之尽处,左龙右虎两山守住门户,如虎贲之士 昂然挺立,是所谓‘青龙奇特,白虎恭降’。两只奇兽,昂扬东西,卫我皇陵天祚,奉我 天朝不受夷狄之扰。粲然远眺,一湾清波载万千珍珠迤逦南去,滋润我地脉厚土,寓意我 大明永无水旱之虞。皇上升北平为北京,诚为奠万世之都,一处地势,拱、朝、侍、卫全 了,实在难得,这黄土山乃天赐我大明之圣地,若得垂青,则陛下幸甚,大明幸甚矣!草 民在此,则先为千秋的皇后娘娘祈福了。”说罢,俯身拜了三拜。

    廖均卿虽是在为皇家选择陵地,一腔肺腑之言倒像是为皇上尽一个大明臣民的忠心, 深入浅出,高谈低论,仅此就远高于王侃、巫涯,尤其是以阳喻阴的宏论,深深打动了永乐。但说来说去,都是在嘴上,在纸上,只有到了实地,两者印证,才能验其所言。不惟为选陵地,几年前一路南下,杀奔南京,也该回北京看看了。

    “几位形家所言,道尽黄土山之优势,朕如临其境,感同身受。然黄土山可否作为皇后之陵寝,朕与大臣详议后,还要实地踏勘再定。卿等下去,由礼部安排再去昌平,将黄 土山周围地势地貌、百姓居址详细绘图,且查勘龙穴、砂水之相配,拘忌所在,再行报来。”

    三人本是不同的归属,如今也不得不一同做事。叩头谢恩毕,退出武英殿。时光已交巳时,永乐有些困乏,打了个哈欠,叫黄俨安排午膳,陪同皇上的几位大臣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