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大典》告竣文华千载 众星捧月恩泽万民(2)(2/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黄俨努了努嘴,黄俨赶忙把备好的宣纸铺好。

    永乐问:“少师的意思?” 道衍说:“文渊阁沈度一样的书法家虽多,还是轻了些,不足以镇住如此鸿篇巨制之类书,只有皇上的墨宝堪此重任,就是方才刘侍郎那句‘画龙点睛’。 ” 永乐兴致更高了:“让少师这么一说,朕还不得不写了。” 他从笔挂上取下一支精致的狼毫,饱蘸浓墨,略一思索,写下了“永乐大典”四个字,神完气足,与端庄凝重正楷的大典正文相映成趣。 写毕,端详了一阵,还算满意,道衍、刘季箎不住称赞,他摆摆手,“只用于原版的扉页,其他还用沈度的字。”遂在御案前坐下,思考了一会儿,取过小楷开始写序:

    上自古初,迄于当世,旁搜博采,汇聚群分,着为典奥。……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 事。……包括宇宙之广大,统会古今之异同,巨细粲然明备,其余杂家之言,亦皆得以附 见。盖网罗无遗,以存考索,使观者因韵以求字,因字以考事,自源徂流,如射中鹄,开 卷而无所隐……

    洋洋数千言,一气呵成,道衍、刘季箎看得发呆。他们素知皇上喜书、读书、编书,

    《永乐大典》之外,几年中,或命杨荣、杨士奇、金幼孜等陆续编辑或编成了《务本训》《文华宝鉴》等书籍,却从未见过皇上这样才思敏捷,数千言的长序竟然挥笔立就。 刘季箎说:“陛下日理万机,天下庶务叫臣烦也烦透了,万机之外,皇上还有这样的才思,真叫臣望尘莫及呀!” 永乐抿了一口茶,苦笑道:“朕何尝不喜欢孔子所谓‘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也正如他自己所言‘难矣哉!’白天是早午两朝,天下军民庶务,天灾人祸,边疆扰攘;朝毕是见大臣,批奏章,听其朝上所不能尽言,理中外臣工之建言善表,有时至次日凌晨。稍有余暇则读书自娱,于朝政大有裨益,于心智颇有启发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