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临别有感李昭赠诗,文成公主慨然入藏(1/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上回书说到,李世民赐文成公主,与吐蕃和亲。

    皇家宗室的女儿生来就没有了自由身,然而众生皆苦,又有谁能真正主宰自己的命运?

    浮生苍茫,谁还不是被命运的洪流推着前行,或情愿,或无奈,或挣扎,可最终有几人能改变命数。

    回首望去,往事如烟。

    和亲,史书上简短两个字,其中包含多少悲欢离合,其背后又伴随着多少政治博弈,甚至暗藏杀机。

    李世民亲自将和亲队伍送出长安城,他命唐俭为和亲大使,整个使团浩浩荡荡上千人,所带金银珠宝、玉器、茶叶、丝绸、瓷器等等足足装了几十车。

    文成公主盛装出场,只是她这一出场即是永别,此去吐蕃,千山万水,长安故人,音容渺茫。

    天不生王摩诘,也好叫李雪雁临行前吟一句,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俭随身携带着大唐皇帝李世民的书信。

    李世民命令李昭见信后即刻与吐蕃休战,然后带着所部军马驰援西域,确切的说是防备西突厥,李世民知道凭借侯君集那三万人马,灭高昌足够,但是如果想打西突厥怕是不够用啊!

    又令李道宗留下并且亲自带五千人马护送文成公主,这也算是让他们父女做个最后的道别吧。

    李世民目送和亲使团远去,一个人孤零零的站在长安城开远门外,久久不能平静。

    盛夏的长安早已炽热,远看李世民的背影却多了几分不应时节的凄凉。

    他那一眼望去,仿佛看到了前线上奋勇杀敌,为国捐躯的大唐勇士,仿佛望见了高原之上,李昭,李道宗等人的飒沓身影。

    自从那时李昭给李世民写信求援之后,便很快收到了松赞干布的求和信。

    李昭见信中语气,甚为暧昧,一直给他戴高帽,当即识破这是松赞干布的稳军计!

    他想干什么?

    好!好!好!你跟我来这一套,反正我现在也要等待援兵,那就将计就计。

    随即回信道:赞普过誉,本帅虽略占上风,却纯属侥幸。然而罢兵之事,本帅无权决定,还要上奏天可汗,往来书信怕是要数十日,还请赞普稍安勿躁。

    于是,大唐和吐蕃一个在松州城,一个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