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两地计划(2/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在世界贸易中,高卢的竞争力一直很强。

    不仅如此,到了十月底,在埃尔南德斯的推进下,协约国关税市场谈判正式开始。这次商谈,主要是降低协约国控制区的商品关税,打通三国市场。

    一个庞大的欧陆经济市场将要开启。

    这次大战比较短,对伊比利亚的经济影响不大,民间资本损失很小。在发展纲要和关税谈判接连公布后,各大民间资本活跃起来,像9年前一样蓄势待发,逃回来的高卢资本也加入这场狂欢。

    不过,对于高卢地区的矿产资源,大部分仍然由皇室商团接管。高卢地区资本抗议过,但被政府友好劝退。在强大的军事实力面前,资本选择了妥协,他们也知道了国王的强硬。

    当然,他们还是有汤喝的,除了在资源、民生、土地上有限制,包括军工在内的各行各业还是能参与的。他们能将武器卖出去,那是他们的本事。

    而为了弥补民间资本,政府放开了北非矿产及其他资源的开采权,鼓励资本去找矿、找油,这也是北非发展纲要中的一环,吸引政府外的资金流入。

    随着一项项政策的发布,在政府的推动下,北非比高卢的热度更高。政府派出大量的官员从海岸向内陆进行土地改革,这项伟大的创举,让北非土着十分欢喜,增强了融入感。

    被强制剥夺大部分土地的犹人及其他土着贵族不满新政策,在领取对外移民基金后,举家迁移。

    十二月,联合王国交通部门公布了环西北非大洋铁路公路计划,修建从大西洋总督区到突尼斯的铁路公路,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在直布罗陀海域新建数十个商业港口,为地中海贸易提供便利。

    这两项计划,可以提供数百万的工作岗位,满足稳定北非的作用。两项计划的大部分资金从民间募集,盘活嗷嗷待哺的民间资本。

    到了十二月中旬,协约国关税方案协议很快敲定,毕竟是互利互惠的事情。于是,整个地中海和西欧大陆繁忙起来,呈现一片经济复苏的景象。

    其他国家猜测的新一轮战争没有发生,应该说暂时不会爆发。

    墨索尼拿到了那么多殖民地,对巴尔干的欲望降低,没有头脑发热,趁大势进攻巴尔干国家。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