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第三次参选(2/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实力增长不少。在苏盟西部,苏军兵力预计多达300万,坦克辆左右,飞机约4000架。”

    露西娅说的数据是预估的,从1931年起,伊班牙和苏盟便有经贸往来,情报部门也跟着过去。

    “确实很强。”林奇说的强,是纸面数据。

    苏盟变强,汉斯国一样变得更强,而且,小胡子利用外交手段,拉拢了波罗的海四国、罗尼、波斯,从两大方向包围苏盟。

    中亚和高加索暴露在汉斯军面前,对苏盟来说是极其危险的。

    当然,对苏作战伊班牙-高卢不是主角,林奇只需要打助攻或分担一部分进攻压力就行。

    也在7月,经过一系列操作的罗斯辐获得了第三次参选的机会,史无前例。此时,米国孤立主义退潮,干涉主义抬头,罗斯辐有了一定的连任把握。

    其实,罗斯辐新政效果仅持续了几年,到1937和1938年,米国又陷入了大衰退,工业生产下降、失业率上升、股市下跌,严重打击了他的政治威望。

    然而,罗斯辐的运气有点好,到1938年底,欧陆战争爆发了。米国通过贩卖武器,将鹰国的家底掏空。在调停战争后,代偿三百五十亿米元的赔款,这么多钱,最后又转化成米国国内的购买力,拉动经济发展。

    三百五十亿米元,相当于当年米国三分之一的gdp。

    总统府内。

    罗斯辐笑容满面,对于启用的陆军部长、海军部长等共和党成员,他表示会继续留用,毕竟战争威胁还没解除,需要继续团结起来。

    罗斯辐的表态,让共和党内部更加分离,属实高招。

    对于即将到来的大选,罗斯辐已不担心。

    不过,在国际事务上,罗斯辐不敢掉以轻心。墺利亚战场是米国投入最大的地区,到目前为止,已武装150万鹰军,支援1500架飞机,1000辆坦克。

    然而,鹰国失去海军,想要反攻南洋是不可能的。

    南洋地区的橡胶、石油、矿产相当丰富,虽被倭军占领,但倭国没有能力投入开采。然而,今年上半年,倭国求助汉斯国,以产权换到了大量的武器,让罗斯辐有点急了。

    在过去两三个月,墺利亚战场的倭国飞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