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战斗又起(2/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力舰绕过塞瓦斯托波尔,来到克里米亚西部海域卡尔基尼特湾,按照吨位大小,以此靠近克里米亚西岸地区,支持汉斯军作战。

    从赫尔松进入克里米亚半岛有两条道路,东侧以格尼切斯克为的阿拉巴特岬非常狭窄,其宽度只有270米-2公里宽,仅能容纳一条公路路堤和铁路路堤,而西侧的彼列科普地峡略显宽阔,这条地峡宽度约为7公里,因此朔贝特选择从彼列科普展开攻击。

    4月1日,克里米亚战役正式打响,汉斯第11集团军向彼列科普发动攻击。战役开始后,伊班牙-高卢第一舰队的舰载机和从敖德萨飞来的汉斯国战机对苏军156师和157师的防线进行精准轰炸。经过一天的激战,汉斯军46、73两个步兵师突破苏军防线。

    4月2日,苏军依靠这一狭窄区域的纵深对汉斯军进行反击,汉斯军第11集团军陷入苦战。空中的战机时刻支援,为11集团军减轻了很多压力。4月3日,汉斯军成功突破苏军的纵深防御,夺取亚米安斯克,进入了较为开阔的地带。

    接下来,汉斯军要进攻伊顺地峡,而经过侦察,发现苏军在这里准备了约5万人的兵力。可以预见,汉斯军想要通过这里,代价一定很大。

    在这种情况下,伊班牙-高卢第一舰队司令官贝兰多向朔贝特提议,由伊班牙-高卢的两个陆战师从卡尔基尼特湾登陆伊顺地峡的西后方,配合汉斯军打通伊顺地峡。

    不过,两个陆战师远在伊斯坦布尔,赶来需要15个小时。朔贝特听完贝兰多的建议,高兴还来不及,怎么可能嫌时间长。

    在3-4公里的狭小通道作战,朔贝特的11集团军12个师根本展不开,即便有空军加持,要突破这5万人防守的纵深交错的防线,牺牲的代价不是时间能兑换的。

    朔贝特下令休整一天,隔日再战。

    4月5日凌晨四点,伊班牙-高卢的两个陆战师在海军的护送下,抵达伊顺地峡西面20公里的海岸,一处凸出来的海湾。

    从此处登陆,便能最快抵达伊顺南端口,从南侧翼攻击苏军背后。伊班牙-高卢陆战师成军一年多来,是首次实战。陆战师的编制参考标准步兵师,经过删减,辖3个步兵团(每团4000人,包括了炮兵营)、1个坦克营(装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